初中社会法治:

初中 社会法治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世纪的大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1873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别对待之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898年,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

——摘编自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材料四: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大陆的长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侵占朝鲜,然后侵占中国东北,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获得在东亚的霸权。

——摘编自宋志勇、田庆立《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

材料五:1945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21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1. (1) 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
  2. (2) 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 (3) 大陆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关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试举一例。
  4. (4) 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表述严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微商处购物,如图漫画中微商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

①知情权                    ②自主选择权

③公平交易权            ④依法求偿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小王同学做了一张知识卡,空格内填写正确的是(    )

①党、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_________;

②台湾问题上必须坚持的原则:_________;

③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________;

④兴国之要:_________。

A . 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国;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 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 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 . 改革开放;一个中国;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868年,日本确立“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1873年,聘请34名英国海军教官来日执教;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这些史实说明日本(    )
A . 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B . 面临尖锐社会矛盾 C . 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D .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     ▲        (   )
A . 7.1% B . 7.7% C . 8.1% D . 6.1%
价值根植内心,法治引导行为。 D 市正全力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漫画一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一形式?
  2. (2) 价值根植内心。谈谈漫画二中司机行为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
  3. (3) 根据漫画,从厉行法治角度为 D 市打造最有礼城市提出合理化建议。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权。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_。(    )

A . 非诉讼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B .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权利 C . 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D . 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
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A

亚历山大东征

阻碍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B

拜占庭人长期采取封闭保守的态度

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C

中古西欧城市兴起

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分裂

D

马可•波罗来华

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A . A B . B C . C D . D
“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郭沫若这段题词纪念的是(  ) 
A . 张仲景 B . 宋应星 C . 华佗 D . 李时珍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我国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国企改革有利于(    )

①巩固公有制这一经济基础     ②突出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④增强我国的经济、国防实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力挽狂澜、励精图治,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新希望。

[图片见证历史]

[数字彰显成就]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达82.71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随着“嫦娥”奔月、“北斗”棋布,我国科技排名上升为世界第七……

[梦想照进现实]

  1. (1) 任选一幅图,写出这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新面貌。
  2. (2) 以上数据彰显我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 (3) 请按数轴上所标的时间把A.B处填写完整,并说说我国该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清明上河图》 B . 《洛神赋图》 C . 《女史箴图》 D . 《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
亚运会即将召开之际,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决定》。《条例》规定:观看赛事时,尊重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观众,离场时自觉清理并带走垃圾。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友好交往、社会和谐

③杭州市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④杭州市人大代表行使地方立法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每个时代都不缺为民请命的人,有人逃离湖北,也就有人跨过长江!”面对疫情,湖州小伙楼雨辰义无反顾做起了“逆行者”,冲进疫区,志愿为居家老人、隔离人员服务。他这种举动(    )

①是一种亲社会的良好行为        ②可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③反正没危险做一点是一点        ④必须受到社会关注和赞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020年10月17日,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________的决定。(     )

①国旗法    ②国徽法    ③国歌法    ④民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近年来,明星因吸毒被警方抓获的消息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吸毒,让美丽凋零。下列说法不正确有(    )

①毒品猛于虎,我们要学会拒绝诱惑

②吸毒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要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

④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近年来丽江旅游乱象频出,女游客被毁容事件,导游辱骂游客事件,游客被强制购物事件…等.国家旅游局 宣布对云南丽江古城作严重警处理。回答小题
  1. (1) 根据材料描述,消费者被侵犯的权利有(    )

    ①安全权   ②自主选择权   ③依法求偿权   ④人格尊严获得尊重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国家旅游局对丽江古城进行严重处理,丽江旅游业有了一定的改观,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能改变丽江旅游困境(    )

    ①加强丽江旅游从业者的法制教育     ②加大丽江消费者协会的仲裁功能

    ③消费者依法认真行使监督权         ④政府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图5中甲地发生的战役(    )

A . 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 B . 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破产 C . 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D . 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3月31日,2019宁波国际山地马拉松赛成功落幕。比赛结束后的道路却能保持整洁,这简直和比赛本身一样令人赏心悦目,让人回味无穷。这说明宁波(   )。

①已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喜人成效

③市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④市民素质全国领先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右图(图5)是西安事变发生后次日即1936年12月13日某报纸上的新闻报道。

193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指出:“坚持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立场,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1. (1) 对研究西安事变而言,图5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
  2. (2) 结合史料和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