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火山口上的分赃》一书中写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去反对另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材料反映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A . 无法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 . 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C . 限制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结盟 D . 有利于形成战后的和平稳定局面
下图是小明设计的四条旅游路线(见下图甲、乙、内、丁),其中经过了我国三级阶梯的路线是( )

A . B . C . D .
王之涣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流入的海是(    )
A . 南海 B . 东海 C . 黄海 D . 渤海
1865年,有英国人不听清政府劝阻,在上海架设了长约21千米的电报线路。不久,地方官遵照指示,密令公差带领百姓于夜间“悉数拔毁”。英人提出索赔并要求复造,上海通商大臣李鸿章则将拔除电杆一事归为民间自发行为,称乡民认为竖立木柱致人病亡,有碍风水,以致众情汹汹,故难以允其设线要求。材料主要反映出(   )
A . 近代中国的殖民地化 B . 晚清政府官员精妙的外交智慧 C . 社会变革的步履维艰 D . 国人对新技术既拒亦迎的心态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会子   ②交子   ③瓦子   ④岁币   ⑤喝茶品茶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⑤
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下图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据此,完成下题。 

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 . 湿润多雪 B . 低温少雨 C . 高温多雨 D . 寒冷干燥
下面一组漫画图片呈现的是某人的快乐生活片段,据此判断他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

A . 美国 B . 中国 C . 俄罗斯 D . 德国
2016 年,治黄水利专家潘季驯(1521—1595)的家乡湖州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实现国 家生态县区全覆盖的国家生态市。2017 年 3 月 19 日,湖州市三夺浙江省治水最高奖“大 禹鼎”。据此回答以下问 题。
  1. (1) 潘季驯的一生不.可.能.经历的是(   )
    A . 苦读八股,参加科举考试 B . 治水有功,授予少保一职 C . 谨言慎行,严防厂卫调查 D . 列强横行,率兵英勇抵抗
  2. (2) 湖州市获得的这一系列成就,得益于坚持(   )

    ①保护环境   ②对外开放   ③一国两制   ④可持续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通过吸收中国文化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改革是(    )
A . 伯里克利改革 B . 大化改新 C . 彼得一世改革 D . 明治维新
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
A . 1950年10月—1951年6月 B . 1950年6月—1952年7月 C .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D . 1951年10月—1953年7月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 C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
A . 水稻、小麦、棉花 B . 青稞、豌豆 C . 青稞、大豆、水稻 D . 玉米、高粱、棉花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速增长。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区域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均名列前茅。

材料二:下图所示

材料三:稀土行业是内蒙古的重要行业,但长期以来,稀土产品一直以原料型产品为主,稀土深加工技术一直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此相随的是稀土的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环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等一系列问题。

  1. (1)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内蒙古矿产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2. (2) 包头市被誉为“草原钢城”,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发展钢铁生产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内蒙古该如何推进稀土产业的发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 的新态势。

——人民网新闻

  1. (1) 下图是某名画的局部内容。这幅全景式描绘当时都城东京及汴河两岸繁华的名画是《》,成画时间是

  2. (2)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①成就齐桓公霸业的是改革。

    ②商鞅虽死,但法令犹行。是因为他的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为了进行改革,把首都迁到

    ④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国家“积贫”“积弱”的问题,从而达到的目的。

    ⑤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制度。

    ⑥日本经过“大化改新”成为制中央集权的国家。

  3. (3)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杜甫描绘唐朝农业发展景象的诗。请从重农政策、人才选拔制度和生产工具创新三个角度,用史实说明唐朝政府是如何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

材料二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

材料三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徐大椿《时文叹》

  1. (1) 材料一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围互通贸易,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为什么?联系材料二,谈谈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 (2) 材料三讽刺的是明清时期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3. (3)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与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有关系吗?阐述你的理由。

  4. (4) 上述材料对于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

1921年,中国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条道路是指(    )
A . 独立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 B .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 城市领导农村的道路 D . 工业创新型发展道路
发现历史的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1) 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推广促进了哪个阶级的兴起?
  2. (2) 材料二“口”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哪个诸侯国?最西的是哪个诸侯国?
  3. (3) 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商君”采取了哪些措施(列举三项)?有什么作用?
  4. (4) 历史上把材料四所述的现象称为什么?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为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任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 (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世界历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2. (2)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
  4. (4) 材料四中的号召人应是谁?这位号召人通过哪一种建设模式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5. (5) 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据史书记载,某医学家对他的学生说:“吾有一术,—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下列属于他的医学成就的是(   ) 
A . 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B . 总结疾病症候,提出对症下药 C . 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D . 发明“麻沸散”,实施外科手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