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请根据要求回答:

  1. (1)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F装置而不用B装置,其原因是
  2. (2) 若实验要求如下:①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②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该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仪器接口字母)。
  3. (3) 实验室在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废液中,常含有剩余的少量盐酸。为消除酸液对于环境的污染,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可选用的药品是       (选填字母)。

    A . 生石灰 B . 熟石灰 C . 石灰石
下列关于杨树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杨树茎由外向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B . 树皮的外侧部分起保护作用,内侧部分是韧皮部 C . 在树皮的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之间有形成层,能使茎不断加粗 D . 杨树的树干比较坚硬,主要是木质部的作用
如图是甲烷(CH4)分子两种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B . 图1是比例模型,图2是球棍模型 C . 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4 D . 甲烷发生化学反应时,甲烷分子结构并没有变化
对于木炭,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跟氧化铜的反应(在适当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还原剂 B . 都是置换反应 C . 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D . 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 . B .    C . D .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98

  1. (1)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一、二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组。
  2. (2) 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填“前”或“时”)出现的情景。
  3. (3) 当温度接近90℃时,三组同学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水的沸点是℃。
  4. (4) 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 (5) 图丁是三、四两小组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其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将浓H2SO4、NaOH、浓盐酸三种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溶液中原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大,浓盐酸变小 B . 都会变小 C . 浓H2SO4和浓盐酸变小,NaOH溶液变大 D . 都不会有变化
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 . 倾倒液体 B . 振荡试管 C . 熄灭酒精灯     D . CO2验满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 . 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 . 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跑步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


A . 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 . 骨连结就是关节 C . 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D . 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如图是几种常见电路元件的连接,连接不正确的是(    )
A . 调节电路中的电流 B . 测1节干电池的电压 C .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D . 串联在电路中的小灯泡
如图A、B、C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如图方式倒扣住点燃后的蜡烛和白磷。

其结果:

⑴A中的蜡烛会立即熄灭。

⑵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一段时间后,该蜡烛也渐渐熄灭,其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A.氧气耗尽                            B.温度降低

C.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D.蜡烛着火点改变

⑶C瓶倒扣住足量的白磷后,再往烧杯中倒入80摄氏度的热水,出现的现象是

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小蝌蚪用鳃呼吸 B . 青蛙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卵细胞提供营养 C . 雌蛙产生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 . 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丹麦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小科同学自制了一个用开关来控制电磁铁南北极的巧妙装置,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  (选填“a” 或“b”)点时,电磁铁的 A 端是 S极,滑动变阻器的划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将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 .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 .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 . 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小明要参加期末考试,他妈妈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定了如表所示的食谱。

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肉、糖醋鱼、排骨汤

饮料

加钙牛奶

米饭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选填“糖类”或“油脂”)。为了使营养均衡,你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选填“蔬菜”或“火腿肠”)。

 在下列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菠萝榨汁 B . 海水晒盐 C . 谷物酿酒 D . 石头雕像
图甲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乙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的A是人体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图乙表示人体吸气过程的是(填“D”或“E”),请结合图甲、图乙叙述人体的吸气过程:
  2. (2) 图丙中1代表的物质是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依据。如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

A . 碳、氢、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 C . 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 D . 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 (1) 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2. (2) 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

    表一:

    材料

    毛衣

    报纸

    棉花

    泡沫

    响度

    最弱

    较弱

    表二:

    材料

    毛衣

    报纸

    棉花

    泡沫

    距离

    最短

    较短

  3. (3) 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