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用如图所示的工具提升相同重物G,(不计摩擦,不计绳、滑轮和杠杆重)最省力的是(    )
A . B . C . D .
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d.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d)填空。
  1. (1) 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2. (2) 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3. (3) 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 
  4. (4) 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关于如图所示的图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表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 . 图乙表明物体在AB和BC段做不同的匀速直线运动 C . 图丙表明晶体熔化时有熔点 D . 图丁表示一段镍铬合金线的电阻值随温度发生变化
下列与月经形成无关的是    (    )


A . 卵巢     B . 雌性激素   C . 子宫内膜 D . 输卵管
如图所示,重为G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条形磁铁的表面从N极滑到S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始终不变 B . 小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C . 小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大再变小 D . 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强先变小再变大
关于0℃的水和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 B . 0℃的冰比0℃的水温度高 C . 0℃的冰与0℃的水温度一样高 D . 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据图回答问题:

  1. (1) 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甲表示,则m2m1之差表示的质量。
  2. (2) 实验中看到白烟升起如图乙所示,当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留在石棉网上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条轻,其原因可能是
小科家电热吹风机的铭牌如表所示,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因使用了多年,吹风机中的电热丝明显氧化,导致其电阻发生了变化,电动机性能仍保持不变。为准确测量氧化电热丝的实际电阻值,小科把该吹风机单独接入家庭电路并使其吹勤风,发现电能表转盘6min内转过132圈,电能表规格如图2所示(电能表铭牌上显示3000r/kW·h)。

电热吹风机

额定电压/V

220

电热丝功率W

480

电动机功率W

40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段时间内电吹风消耗了多少电能?
  2. (2) 氧化电热丝的实际电阻值是多少?
  3. (3) 为恢复电热吹风机的铭牌功率,应与氧化电热丝(填“串联”或“并联”)一段新电热丝.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凭借常识或经验就能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但实际上,非生物也有许多特征与生物的特征相似,因此,对一个陌生的物体,我们有时并不能方便地判断它是否属于生物。此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鉴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下面的问题:

有一群鸟在河边轮番攻击一个不明物体,该物体是花瓶状的,外壳上还有粉红色的小圆点。你如何判断该不明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呢?

  1. (1) 第一步,列出生物的所有特征:
  2. (2) 第二步,分析上述情景,该不明物体具有哪些特征:
  3. (3) 第三步,为了作出正确判断,你还需要进行哪些观察或实验:

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一号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已具有国内全天候导航、定位及通讯服务等功能.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 . 次声波 B . 超声波 C . 电磁波 D . 光导纤维
《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

小月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 (1) 小月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有关。
  2. (2) 小月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
  3. (3) 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有关。
铕(Eu)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反应,应保存在氩气中。铕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u+2H2O=Eu(OH)2↓+H2↑,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STEAM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物质燃烧实验。实验时先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使生石灰与水接触,铝盒中的白磷燃烧。图2是瓶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1) 分析图2中曲线①代表气体含量。
  2. (2)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实验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3. (3) 该实验证明
某同学在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用传感器测出溶液pH、温度随加入试剂体积的变化关系,得到图1和图2。

  1. (1) 由图象可知,本实验是      (选填字母) ;
    A . 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2. (2) 图2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 “6”、“12” 或“16");
溶质质量分数为3a%和a%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A . 大于2a% B . 等于2a% C . 小于2a% D . 无法确定
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每个钩码重为0.5N)

  1. (1) 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自身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刚好位于支点处,杠杆的重力不会使杠杆产生转动的效果。“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2. (2) 实验中需要测得多组不同的数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A . 为了寻找规律 B . 为了减小误差 C . A和B皆有
  3. (3) 实验中小王想到:如果在杠杆的一侧两个位置悬挂钩码,在另一侧的一个位置上悬挂的钩码,使杠杆平衡,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为此他多次实验(如图乙)并记录数据在下表中。

     A位置悬挂的钩码个数

    B位置悬挂的钩码个数

    C位置悬挂的钩码个数

    4

    2

    4

    4

    4

    5

    2

    3

    3

    根据你已掌握的杠杆平衡条件和表中数据,分析上述情况下杠杆平衡的条件:

    (可以文字表述,也可以用公式表述,但需对公式中的字母作出说明)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图示表示被子植物受精后子房的发育。空白方框内甲、乙内容填写正确的是(       )

A . 甲—受精卵, 乙—果实 B . 甲—胚,乙—果实 C . 甲—胚 珠,  乙—果实 D . 甲—胚,乙—雌蕊
厨房里排热气和油烟的风扇,应该安装在屋子的(   )
A . 上部 B . 下部 C . 中间 D . 任何地方
下面的四种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只需组内两两物质间反应,其中不能鉴别的是(   )
A . HCl、Na2CO3、CaCl2、NaNO3 B . Ba(OH)2、NH4Cl、K2CO3、NaNO3 C . K2SO4、CuSO4、NaOH、NaNO3 D . FeCl3、NaOH、H2SO4、Ba(OH)2
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

A . 甲、乙、丙 B . 丙、乙、甲 C . 丙、甲、乙、丙 D . 丙、甲、丙、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