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能有效吸收SO2的溶液是(   )
A . NaOH B . Na2SO4 C . H2SO4 D . NaCl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市场上多数种类西瓜的食用部分是果肉,但有一种特殊栽培种类——“瓜子西瓜”的种子特别大,适合用来制作瓜子。

另外,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幼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则原本圆形西瓜会被塑造成方形,这种外形引人注目的“方形西瓜”会受到某些人的喜爱。

材料2:在运输和贮藏新鲜蔬菜水果的过程中,调整包装箱内空气的组成比例,可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

  1. (1) 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子是由西瓜植株中的发育而成。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西瓜。
  2. (2) 西瓜中含有一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和糖类等有机物质,它们分别来自
  3. (3) 为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应如何调整包装箱内空气的组成比例?
  4. (4) 若将甲品种果树的枝条嫁接在乙品种果树的植株上,则嫁接存活后的枝条上将结出品种的水果。
下列节日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A . 中秋节 B . 春节 C . 重阳节 D . 端午节
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90mg/100mL,进食后1小时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130mg/100mL,进食后2小时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90mg/100mL,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如图所示。请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古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B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 .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句体现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 (1) 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 (2) 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 (3) 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研碎胆矾    B .    检验氧气  C .     过滤溶液 D .          称取铁块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只有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身体吸收。下列消化液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是(  )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胆汁   ④胰液   ⑤肠液


A . ①③④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⑤
张大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菜农。一天,他发现自己种的白菜长得很差,叶小发黄,便施以氮肥。几天后,他发现白菜长势好转,叶色变绿。这说明含氮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   )
A . 细胞分化 B . 细胞衰老 C . 细胞死亡 D . 细胞分裂和生长
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

  1. (1) 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填“前面”或“后面”)。

  2. (2) 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3. (3) 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0.03%

0.03%

2%

0.1%

0.1%

0%

A . 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 . 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 .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 . 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没有弹簧测力计的情况下,用一根弹簧代替做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创新实验。

  1. (1) 如图甲,在弹簧的下端挂一个小桶,小桶的下面吊一个石块,记下弹簧伸长后下端到达的位置0,将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记为F,小桶与石块的总重记为G,则F1G(选填“>”“<”“=”);
  2. (2) 如图乙,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当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待排出的水全部流到旁边的小水杯中,将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记为F2 , 则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 (用含G和F2的式子表示)
  3. (3) 为得到石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小水杯中的水)的重力的关系,请你简要叙述在如图甲、乙实验之后下一步的实验设计 。
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是(    )

A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氢氧化钠固体变质 B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C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D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 奔驰的骏马的运动 B . 划过夜空的流星运动 C .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 植物开花结果

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②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右移动;

③实验结束后,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可观察到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仅①② B . 仅①③ C . 仅②③ D . ①②③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

  1. (1) 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2. (2)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组成的。
  3. (3) 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是(填字母)

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温度低于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 B . 当温度低于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 C . 当温度达到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 D . 当温度达到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
岩石的应用:(1) ;(2)    ;(3)  ;

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有关光学现象的解释,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B . “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 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后不可能有紫光
将a克烧碱溶液与b克硫酸铜充分混合,反应所得的混合物经过过滤得到蓝色沉淀物和无色滤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不含硫酸铜 B . 滤液的pH值可能大于7 C . 滤液的质量小于(a+b)克 D .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