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8)。奇异果生长怕早、怕风。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进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新西兰北岛图(图9)
读四种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①M 星球有火山活动
②M 星球有液态水
③M星球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M星球的温度适宜
⑤M 星球围绕恒星公转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总面积/km2 | 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数/个 | |
20世纪50年代 | 83 400 | 2 848 |
20世纪80年代 | 70 988 | 2 305 |
减少数量 | 12 412 | 543 |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
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取的主要技术是( )
①气候常年温和多雨 ②水源充足 ③水运便利 ④多平坦开阔地形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19~20题。
19.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线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
A.午后2时左右 B.午夜前后 C.日出前后 D.正午前后
20.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水库流向裸地 B.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D.由水库流向林地
右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是
A.A B.B C.C D.D
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上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图为2011年1~3月全球三次破坏性地震分布示意图。
材料2:下表为震级、震源深度与烈度关系表。
材料3:美国西部时间(西八区)2011年3月11日7时30分,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抵达美国加利福尼亚沿海。尽管采取了防范措施,但威力较大的巨浪,还是冲毁了不少沿海码头建筑物,许多小船因为来不及转移到安全地带而遭大浪破坏,至少有5人被海浪卷走。
(1)当日本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地震引发的海啸,从日本附近海域到美国加利福尼亚沿海,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
(2)有关日本发生的特大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为8.4级,美国测定为8.9级,日本测定为9级。这说明( )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B.中国的地震测量技术比美国、日本落后
C.不同地点、不同测站对某次地震的测量会有误差
D.离地震发生地越近,测量越准确
(3)材料1中所示三次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地震带。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来看,这些地震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材料可知,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与2010年9月4日新西兰发生的7.2级地震相比,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发生的6.3级地震破坏性更大,死亡人数更多,其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的外圆圈表示30°纬线圈,O为海洋,∠AOD=75°,读图回答31—33题。
31.若劣弧AD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落时刻(当地地方时)是( )
A.21时30分 B.20时30分
C.19时00分 D.18时30分
32.若劣弧AD表示2007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2007年2月28日,则北京时间为 ( )
A.2月28日13点 B.2月29日13点
C.3月1日1点 D.2月28日1点
33.当图中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B.影响我国最大的气象灾害是寒潮
C.成都必定处于下半夜 D.B地一定处于白昼
右图为“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4.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 B.自然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下图中,①②③三地在同一条纬线上,虚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其中①地的地方时为 6月 7 日 15 时,②地到①、③两地距离相等且经度差不超过 120°。读图回答 15~17题。
15.③点的地理纬度约为 ( )
A.80°S B.70°S C.70°N D.80°N
16.若此时北京时间为正午12 时,则 ( )
A.6 月8 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3
B.6 月6 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2/3
C.③点的经度为60°
D.②点的经度为120°E
17.此日以后的一个月内 ( )
A.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B.②地的夜长先增后减
C.③地的昼长不变 D.地球公转速度持续加快
图3为“太平洋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低纬大陆东侧为寒流
B.中高纬大洋西侧为暖流
C.北半球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D.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
6.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a洋流影响,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B.b洋流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C.丙海域的污染物会影响的甲海域
D.乙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