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 . 气温年较差 B .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 . 夏季风的风向 D . 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2. (2) 日本 1 月 0℃等温线与北纬 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 1 月 0℃等温线与北纬 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
    A . 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 . 日本 1 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 1 月南北温差大 C . 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 . 日本 1 月晴朗天气多,中国东部 1 月日照时间短
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如果在图中某地布局化工厂,为减少化工厂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在(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2. (2) 关于该环流,正确的是(   )
    A . 发生在白天 B . 发生在夏季 C . 郊区比市区温度较高 D . 市区比郊区多雨多雾
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

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导致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
    A . 正午太阳高度低 B . 白昼时间短 C . 阴雨天气少 D . 植被覆盖率低
  2. (2) 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 B . 气候 C . 地形 D . 植被
四季的产生是因为(    )
A . 地球的自转 B . 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C . 昼夜交替 D . 地球的公转和近远日点速度的变化
下图为阿拉斯加半岛原油输送管道和热棒金属支架示意图。热棒下部为液氨蒸发段,上部为氨气冷凝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氨吸热汽化上升,在冷凝段氯气散热液化后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图中“热棒”的主要功能是(   )

A . 降低输油管温度 B . 防止地下冻土融化 C . 加快地热能散失 D . 吸收地面辐射热量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西藏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全国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区。西藏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

列举西藏独特的旅游资源,并说明西藏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1. (1) 下图区域东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 .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 东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 .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2. (2) 有关本省西部有盐场成因叙述错误的是(   )
    A .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B . 以山地丘陵为主 C . 地势平坦 D . 光照充足
    2017年1月6日,从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23°N,115°E)起航的中国科学考察船“海洋六号”在南极某海域(62°S,59°W)和中国另一艘科考船“雪龙号”胜利“会师”,并开始在南极进行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的调查,“海洋六号”航行速度约为756千米/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会师”地点位于起航码头的(   )
    A . 西南方 B . 东南方 C . 西北方 D . 东北方
  2. (2) “会师”后,若“ 海洋六号”科考船沿“会师”地点的经线向南或北继续进行科考,则一日内可能到达的海域纬度是(   )
    A . 43°S B . 53°S C . 68°34′S D . 76°34′S
日本西南部九州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 .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 .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 .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合理用水  

    C.修建水库        D.大力开采地下水

在我国,造成人员伤亡最惨重的灾种是

A.地震灾害        B.滑坡

C.泥石流            D.火山喷发

下图为 我国 2020 年红叶生态景观最佳观赏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10 20 日前,华北大部处于红叶景观最佳观赏期

B 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川盆地更早进入红叶最佳观赏期

C 华南大部、海南岛、台湾到最佳观赏期则要等到 12 月份

D 11 1 日前,黄淮大部红叶植物进入最佳观赏期

2 对我国红叶最佳观赏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纬度,沿海比内陆晚

B 海拔越高,观赏时间越晚

C 降水越少,观赏时间越晚

D 纬度越高,观赏时间越晚

某地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冶炼厂,火电厂,硫酸厂,水泥厂。图10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A.I—       B.II—
 
  C.III—     D.IV—
29.10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 
 
  C.沙尘暴       D.土地荒漠化
30.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   
   A.美国硅谷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鲁尔区          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 ___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

(3)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__________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读图回答910题。

9.该国(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城市化速度快

C.属发达国家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10.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能源密集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对。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椐所学知识回答78题。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7.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

B.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

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D.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

8.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是因为(  

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

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

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

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60°E线上①②③④处各垂直矗立着一根旗杆,其高度相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9分)

(1)当②④两处旗杆正午影子等长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

(2)当②处旗杆影子在一天中达到最长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点。

(3)当全球两个日期之比为13时,③处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___点。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3012(区时)起,经过5分钟的航行,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A1229125

B12301155

C1230125

D1231125

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 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 cm。最大根深可达120 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图示区域(  )
A. 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 B. 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 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D. 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3】此季节图示地区(  )
A. 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B.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 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小 D. 河流携带泥沙较少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
A. 含盐量高 B. 来沙量少
C. 水位低 D. 径流量大
【2】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 外坡受侵蚀 B. 高度降低
C. 体积增大 D. 向外海推移
【3】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
A. 利于海水自净 B. 不利泄沙排洪
C. 阻碍鱼类洄游 D. 增强航行安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