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标准差椭圆用于描述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趋势,椭国中心表示人口重心,长轴、短轴分别表示人口分布偏离人口重心的主方向、次方向,旋转角表示人口分布的主要方向。兰州市位于河湟谷地的狭长地带,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阶地上。下图为2000-2010年兰州市人口重心与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变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00-2010年,兰州市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变动,反映出兰州市人口(   )
    A . 分布的主方向由东南向西南转移 B . 分布的核心区域逐步扩大 C . 集聚的吸引力西北地区强于东南地区 D . 分布的核心区域逐步收缩
  2. (2) 兰州市城镇建设用地分布于河谷阶地,有利于(   )
    A . 方便城镇建设取水 B . 发展内河航运 C . 防止水土流失 D . 缓解土地紧缺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美国部分地区图和著名建筑图。

材料二:美国从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1. (1) 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较,美国中部平原的气候大陆性强,试分析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推断甲、乙两地农业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 (3) 结合材料,简述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
  4. (4) 图B为美国著名的“双玉米楼”,该楼最有可能是图中哪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说出你的理由。
某校地理实验小组在校园内进行不同路面透水差异的实验探究。实验将有机玻璃桶按压在地面并倒水,120秒后标记剩余水位并计算透水量,下图为“实验过程与结论示意图”,下表为实验数据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组别

1

2

3

4

5

6

地面状况

透水砖

透水砖

水泥地面

水泥地面

草地

草地

水位差(厘米)

1.2

0.5

0.3

0.3

4.5

5.2

透水量(毫米每分钟)

6.0

1.5

1.5

22.3

26.0

  1. (1) 甲处数据约为(   )
    A . 1 B . 2.5 C . 5.5 D . 6
  2. (2) 透水砖与水泥路面相比(   )
    A . 下渗明显减少 B . 地表径流加大 C . 地面蒸发增加 D . 地下径流增多
  3. (3) 为缓解“城市内涝”的现象,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A . 填湖、新建绿地公园 B . 严禁开采地下水 C . 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D . 车位上铺设草坪砖取代水泥地面
形成如图中各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A . 流水侵蚀、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海水侵蚀 B .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堆积 C . 风力侵蚀、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海水堆积 D . 流水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侵蚀

下图为“某大陆周围海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为暖流 B . 丙为寒流 C . 乙为西风漂流 D . 甲、乙、丙都是暖流
  2. (2) 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 . 甲洋流形成受信风带的影响 B . 乙、丙洋流的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 C . 丙洋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 . 甲洋流能加快船舶自北向南航行的速度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指的是特别贫穷的地区,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中西部地区,难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蜿蜒于江淮之间,襟带豫鄂皖三省,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   )
    A . 燕山—太行山区 B . 罗霄山区 C . 秦巴山区 D . 大别山区
  2. (2) 某同学查阅资料为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提出建议,下列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
    A . 六盘山区指导村民发展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小杂粮、养蜂等特色产业 B . 罗霄山区建设蜂蜜加工厂,井冈山蜂蜜每斤单价超过百元,带动村民稳定增收 C . 新疆南疆四地州采取“电商+农产品+贫困户”模式,扩大红枣、葡萄等的销售 D . 滇桂黔石漠化区加大投资,发展河谷经济与青稞牦牛扶贫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高铁对航空市场造成了冲击。下为“不同距离条件下高速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的竞争关系模型图”。读图,回答:

下列有关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输距离小于600km时,高铁占绝对优势 

②运输距离在1000 km时,高铁和航空竞争最激烈 

③运输距离大于1400 km时,高铁和航空均有优势 

④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大,高铁和航空的优势都在减小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④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表格城市中“蓝色效应”最强的是(  )
    A . 北京 B . 武汉 C . 广州 D . 哈尔滨
  2. (2) 造成表格城市中“蓝化效应”最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 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B . 降水丰富,蒸发微弱 C .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D . 植物茂盛,涵养水源
  3. (3)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
    A . 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B . 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C . 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D . 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资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并且表现为两种:其一是资源型缺水,其二是水质型缺水。下表为我国南北方部分资料对比表。

区域

人口占全国比重

水资源占全国比重

被污染水量占当地水量的比重

耕地占全国比重

北方

43.5%

14.4%

31%

58.2%

南方

54.4%

81%

63%

36.6%

根据材料说出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并对比分析造成我国南北方缺水原因的主要差异。

黑河一腾冲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主要是我国(      )
A . 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 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D . 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广深港澳四大中心城市在功能定位上各有分工和侧重:香港主要是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产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产业;澳门主要是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广州主要是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深圳主要是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下图为广深港澳四大中心城市位置示意图。

  1. (1) 试指出广、深、港、澳四大城市的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
  2. (2) 分析香港的金融、商贸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的有利条件。
  3. (3) 简述四大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各有分工和侧重的意义。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时,正确的是(    )
A . 亚洲高压最为强盛 B .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 .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D . 中国东部盛行东南风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地质构造与水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该处地形的形成原因为
  2. (2) 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水循环类型是循环,图中B环节是
  3. (3) N地河流水量最大的季节是,此地此时气候特征为
  4. (4) 下图中与该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附近除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① 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 大规模的人工鱼苗投放;

③ 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  ④ 位于河流入海口,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纵轴线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向横轴线上建对峙的厢房,供晚辈居住,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

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反映出我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  )

A.外向性、开放性          B.公共性、传统性

C.内向性、封闭性          D.等级性、复杂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隆冬时节,走进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这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材料二 吉林雾凇形成示意图。

(1)人们常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说出这句话体现的景观欣赏要求。(2分)

2)简述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6)

 (3)2007年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拆除,下游雾凇景观或将因此消失。简要说明原因。(2)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东多西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植被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地区,其成因是          (4)

(2)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      (4)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6)

读首钢搬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有三次变化。早期煤炭炼铁时代,钢铁企业就煤布局;20世纪初期开始,冶金技术的改进,钢铁企业布局靠近              ;二战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钢铁企业转向                         布局。

2)首钢由北京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国家发改委指出,首钢搬迁不是在新址上的复制,新首钢将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力争零污染,按照循环经济思路寻求零排放。 循环经济以              

为手段,以                         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3)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循环经济根据                                                     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喜马拉雅山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指绰莫拉日峰至南巴瓦峰的一段山脉,大致位于89°10’E至92°E,随着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山各段冰川均呈现退缩状况,下图为1990年-2015年喜马拉雅山东段各坡向冰川面积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山东段冰川退缩速度最快的坡向是
A.东坡 B.南坡
C.西北坡 D.西南坡
【2】北部和东部冰川面积较大的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温气温 B.降水降水
C.降水气温 D.气温降水
【3】研究发现近年来冰川融化形成的冰川湖面积有增大趋势,冰川湖对冰川的影响是
A.减缓冰川顶部的消融 B.减缓冰川底部的消融
C.加快冰川顶部的消融 D.加快冰川底部的消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