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谷地面积仅占青海省面积的2.2%,耕地面积却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6%,养育了全省人口的61%。为了缓解湟水干流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青海省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其中调水干渠可以自流到湟水。下表为“湟水流域数据统计表”、下图为“湟水流域示意图”。
水土流失面积/流域面积 | 多年平均降水量 | 多年平均蒸发量 | 夏季降水量/全年降水量 | 人均水资源/全国人均水资源 | 耕地灌溉率 | |
76% | 350mm | 1000 | 70% | 1月3日 | 30% |
右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环境质量
C.就业需要 D.国际背景
14.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工资水平
C.消费市场 D.国家政策
15.图中甲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资短缺 B.环境污染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图甲为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地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图中r表示河流,s表示林木,h表示住房,f表示耕地,图乙中数据表示相应区域内各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单位:米),
![]() |
若将两层图加以叠加,可以直接( )
A、估算出该区域内河流的流域面积
B、计算出该区域内林木的蓄积量
C、计算出该区域内耕地比重和平均海拔
D、预测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1-14题。
1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12.图中陡崖的顶部高度可能是( )
A.200米 B.400米 C.580米 D.690米
13.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若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冬季不能看到但夏季能看到日出的点是( )
A.甲村 B.乙村 C.①地 D.②地
读我国南方某城市道路和居住小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 )
A. 建设发展受河流分布的影响 B. 联系市外的新道路有所增加
C. 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 D. 道路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
从哈尔滨到浙江长兴的铁路线陆上段已经建成,烟大铁路轮渡于2006年11月6日上午8时正式运营,贯穿南北的沿海铁路全线畅通。回答近年来,哈尔滨市开设了许多鲜花专卖店,促使这些专营鲜花的商业网点形成的条件有
①靠近商品生产基地 ②快速交通运输的发展
③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市场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下面的图示,完成22-23题:
22.图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
A.投入—产出联系 B.地域上的联系
C.技术联系 D.信息的联系
23.图示中的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主要目的是 ( )
A.尽快占领市场 B.减轻污染
C.寻找最优区位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读下图,完成
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地形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16.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
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陕西的大学生毕业后由西安到上海工作
B.中国的学者到美国去进行学术访问
C.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
D.节日到外地休假
地球自转运动,使地表产生了( )
A 昼夜现象 B 南半球的河流左岸冲刷侵蚀严重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 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