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地时间2013年10月26日凌晨2时10分(北京时间1时10分),东北地区福岛县以东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1级地震,震源距地面10公里。结合图9“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题。
据图可知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我国松花江(下图)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根据图示信息,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
第16 届亚运会于 2010 年 11 月 12 日至 27 日在中国广州进行,据此回答 下题.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读“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示意图”,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重点措施主要是( )
①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②修建水闸,梯级开发 ③裁弯取直,疏俊河道 ④加固堤坝,拦截洪水
当东京(东九区)时间为6月10日21点时,西二区的区时
A.6月10日10点 B.6月11日6点 C.6月10日14点 D.6月11日2点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从“哥本哈根会议”到“坎昆协议”,某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共同关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各项中与上述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
A.人口问题 B.地震
C.臭氧空洞 D.海平面上升
4.坎昆气候大会的焦点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读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10分)
乙 甲
(1)上述甲乙两图表示山区商业网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甲图商业网点密度小于乙图的原因。(4分)
(3)两图中商业网点的布局都体现了_____________的原则。在大城市中,许多商业网点以此为原则,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____,符合此原则的商业网点的销售方式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零售或批发)为主。(4分)
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4年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并签署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正式启动。泛珠三角是指珠三角及其联系比较密切的经济地区,包括港澳和粤、桂、闽、赣、湘、滇、黔、川、琼9省区。
材料二: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
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
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1)简要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2)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什么?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作?
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和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截止18日14时,汶川地震涉及四川西部13个市县,几十个乡镇,波及相邻省区,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殃及4000多万人口。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岩石圈板块交界处,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从世界上大的板块构造单元看,汶川地震时由于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2.地震发生时,震中区人们感到地面震动的情况是 ,原因是 。
3.此次地震灾害显示出自然灾害的_ ___、 、 和群发性等主要特点。
4.从图中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5.此次汶川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达11度(标准为: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左右,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情况等。
6.当大地震突然发生时,正确的避震做法是
A. 躲在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B. 选择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C. 蹲在内墙的墙根、墙角
D. 坚固的家具附近,甚至是桌、床下
E. 用手护住头、颈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F. 赶快进入电梯下楼
G. 躲在室外大型广告牌下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相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约350公顷,其中水域占40%。目前,它是海淀区最后一块天然湿地,面积约1.3平方千米,据粗略统计,有水生草本植物36种,湿地草丛植物36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2种,鸟类38种,兽类1种。
材料二 圆明园防渗工程(即湖底铺设防渗膜)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国家环保总局的报告书称:圆明园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评估,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
(1)北京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
(2)从生态意义的角度分析圆明园防渗工程的得失。
(3)圆明园当初属于湿地。支持方认为如今早已不是湿地了,请你由此分析我国湿地减少的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A B.B
C.C D.D
2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