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减少工程量 ②运水比较节约 ③调节沿途湿度 ④减少水污染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 )
材料一:我国东北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材料二: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高黎贡山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高黎贡山山高坡陡,垂直高差达4000以上,形成极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高黎贡山的生物多样性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位居前列,被称为“世界自然博物馆”和“世界物种基因库”,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下图为高黎贡山附近区域示意图,下表为某年高黎貢山南段不同坡向观测站的降水统计资料。
站点 | 坡向 | 海拔/米 | 年降水量/mm |
小江桥 | 西 | 1440 | 1645.2 |
大坝 | 西 | 1755 | 1812.1 |
林家铺 | 西 | 2140 | 2289.4 |
撒马坝 | 西 | 2520. | 2562.4 |
白峰坡 | 西 | 2760 | 2440.6 |
斋公房 | 山脊 | 3210 | 3030.4 |
直站岭 | 东 | 2660 | 2570.7. |
大峰包 | 东 | 2400 | 2225.6 |
旧;街 | 东 | 2000. | 1715.8 |
鱼塘 | 东 | 1400 | 1170.1 |
岗党 | 东 | 755 | 663 |
如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O为极点.读图回答下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因素有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4.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5.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 )
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B.通常用乙环节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属于太阳活动的哪种类型,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哪一层( )
A.太阳黑子 日冕层 B.耀斑 色球层
C.太阳黑子 光球层 D.耀斑 日冕层
在太平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岛上居民发现一年中有时甲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乙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同步日出。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的时间大约有一个月左右。
(1)甲地日出早的一个月日期大约是 到 。(何月何日)
(2)若要想一年中任何时候甲地日出时刻都不会比乙地早,甲地位置应该在什么地方?在下图中作图说明。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出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的因素。
读“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
A.沿海高,内陆低 B.西部高,东部低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部高,中西部低
13.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区能源生产总量 B.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C.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D.地区国民人口总量
14.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
A.煤炭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天然气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千米。宽从几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材料二 下图为河西走廊简图。
(1)据图分析河西走廊城镇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河西走廊地区重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西走廊重工业发达,但酸雨危害却很小,分析其原因。
(4)目前,该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简述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水源条件是决定生产生活的主要条件。第(2)题,河西走廊天江石油、金属镍矿等有色金属等源丰富。第(3)题,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风力作用强劲,降水稀少。第(4)题,由于气候干燥及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现象严重。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
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下列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
A.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B.发展杉木—果树—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生产
C.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的人才优势
D.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劳动力资的优势
赤道没有通过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拉丁美洲
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地震 B.火山 C.洪涝 D.干旱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5~6题。
5.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6.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洪涝灾害 B.b——生长积温
C.c——土壤肥力 D.d——灌溉水源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图9),完成29~30题。
29.按低纬到高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甲—丙—乙
30.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坡向 B.地形 C.水分 D.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