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下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θ1表示地表径流,θ2为地下顺坡径流,θ3为下渗径流。不同岩性的坡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我国贵州某地区坡地径流中θ3占径流比重最大。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地区最可能发育的地貌是(  )
    A . 风力侵蚀地貌 B . 风力沉积地貌 C . 喀斯特地貌 D . 黄土地貌
  2. (2)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①风力侵蚀 ②风力沉积 ③流水侵蚀 ④流水沉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3) 降水强度和时间相同时(  )
    A . 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1越大 B . 坡度越缓,θ1越大 C . 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2和θ3越大 D . 坡度越陡,θ2和θ3越大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优点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强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原理主要是(   )
    A .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 增强了太阳辐射 D .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 (2)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
    A .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 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光效 D .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P岛分布大量火山,较多上地幔物质喷涌而出,沉积于此形成岩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关于P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B .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 . 位于中纬度地区 D . 常年受副高控制
  2. (2) 据图,影响甲地气温大于乙地的主要因素是(   )
    A . 洋流、海陆分布 B . 盛行风、地形 C . 洋流、地形 D .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汽车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包括(  )

①确定汽车的行驶路线 ②显示汽车运行中的位置

③能够大大缩短汽车的通行路程 ④对汽车进行踪迹监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太阳系的下列各行星中,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序的是(  )

A . 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B .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C . 天王星、木星、火星、地球 D . 金星、水星、火星、木星
读太平洋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判断该图所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 (2) 比较7月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并说明原因。
  3. (3) 分析丙地区岛屿上极少有树木的原因。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和最贫乏的省区分别是 (   )

A . 新疆 青海 B . 西藏 四川 C . 海南 黑龙江 D . 海南 青海
尼罗河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性及竞争力。其优越的生物习性及入侵特征,比珠江水系土著种类更有竞争性,呈现很强的攻击性与捕食性。近年来,罗非鱼从养殖区逃逸后在珠江水系已经蔓延,局部江段为优势种。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下图为罗非鱼在珠江水系的分布。

说明尼罗河罗非鱼大量繁殖对珠江流域的不利影响,并指出预防罗非鱼人侵长江水系的措施。

玉兰又名“辛夷”,有落叶乔木种和常绿乔木种,原产地在我国中部各省,现分布广泛,其木可制家具;其花可入药、可配制香精、可食用或用以熏茶;整株对有害气体较强的抗性,能大量吸收废气中排放出来的硫化物。河南南召和北京谭拓寺都因为玉兰种植而全国有名。对比两处的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比较项目

区域

北京潭拓寺玉兰观赏园

河南南召玉兰生态园

种类(种)

7

22

景区玉兰栽种数(株)

2000

200000

景区玉兰栽种面积(亩)

200

100000

玉兰苗圃

10万株

30万株

  1. (1) 北京潭拓寺和河南南召玉兰品种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
    A . 种植面积 B . 气候条件 C . 地形差异 D . 科技因素
  2. (2) 与北京潭拓寺相比,河南南召玉兰生态园最大的不同是(   )
    A . 工业化 B . 旅游观赏 C . 生态价值 D . 传承文化
  3. (3) 根据材料分析,能够将玉兰生态效益充分发挥的用途是(   )
    A . 城市行道树 B . 园林观赏树 C . 封山育林树 D . 药厂原料树
下表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七次人口普查年份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城镇人口比重(%)

13.26

18.30

20.91

26.44

36.22

49.68

63.89

  1. (1) 据表可知(   )
    A . 乡村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比重逐渐降低 B . 2010年城镇人口数量约等于乡村人口数量 C . 各地城镇化的水平逐年提高,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D . 20世纪中期我国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
  2. (2) 根据2000年至2020年城镇人口比重数据变化,可推断该时段(   )
    A . 城市房价大幅度上涨 B . 城市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C . 农业用地面积增加 D . 城乡间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读某地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该图示意的大气垂直分层属于(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电离层 D . 外层
  2. (2) ②地区气温分布特征最可能导致(    )
    A . 对流作用增强 B . 太阳辐射增多 C . 气流水平运动减慢 D . 污染气体扩散受限
“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景观,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下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A日可能为(    )
A . 4月21日 B . 6月22日 C . 8月23日 D . 10月21日
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月。1、2月河流有现象(从流量角度考虑),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主要随的变化而变化。
  2. (2) 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补给形成的。该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地区。
  3. (3) 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河流乙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
  4. (4) 若乙河流有凌汛现象,则该河流的流向应为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夏季与冬季气温日变化平均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该省(区)主要气候类型为(    )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高山高原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2. (2) 与冬季相比,影响夏季气温日较差小的主要因素(    )

    A . 地面状况 B . 地形 C . 正午太阳高度 D . 天气状况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时,A城镇风向是    A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②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以及东部与西部的相互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三大通道示意图。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与火电相比,分析水电作为能源的优势。

(2)概括CD两地作为能源输出地共同的地理特征。

(3)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简要分析原因。

(4)列举西部地区的优势可再生能源类型。

印度泰姬陵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大理岩属于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为       ,其判断依据是                             。(3分)

2)在图中D点画出一条直线表示太阳照射的光线。(2分)

3)图中AB线是        (选择填空),判断依据是                         。(4分)

   A. 晨线    B.太阳光线     C.昏线    D.昼夜分界线

4)按白昼从长到短将ABCD四点进行排列:                      。(2分)

5ABCD四点中处于正午12点的是        C点地方时为        。(4分)

读图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资料: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蔬菜销往国内外市场。

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1)从纬度位置看寿光市地处五带中的           带;从海陆位置看寿光市位于大陆_________(东、西)岸。该地属          气候类型。(3分)

2)分析图中信息,分析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3分)

3)根据资料和图信息,分析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2分)

4)分析所给信息,分析寿光市农业生产及其农业地理环境的变化(2分)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 读图回答34题。

3.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用水                       B.沙漠广布

C.过度放牧                        D.气候干旱

4.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放弃全部耕地   合理调水 

       加强能源建设    恢复自然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