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图片的是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读图,“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题.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C.地球上形成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D.月球绕地球旋转
读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层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完成33~34题。
33.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中土层最容易被溶蚀的是[( )
A. 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
34.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滑坡、泥石流 D.土壤盐碱化
北京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据此完成5-6题。
5.该岛的经度为
A.160°E B.40°E C.160°W D.80°W
6.该地所在时区为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一区 D.西五区
新疆南部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 )
A、光照充足 B、土壤为肥沃的黑土 C、降水丰富 D、地块小,利于机械化的实现
2020年6月1日至7月12日,长江流域的平均降水量为4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也超过了2016年的395毫米和1998年的358毫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较弱,夏季风较强
B.副热带高气压在华南地区时间长
C.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增加
D.长江流域受热带低压影响时间长
2.长江中下游流域洪涝发生的频率很高,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支流众多,地势低平 B.河流含沙量大
C.台风影响,暴雨较多 D.过度围湖造田
材料: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
(1)读城市化过程示意图,结合材料,判断我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说明这一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5分)
(2)温总理报告中指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等级体系”。合理城镇等级体系要求,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距离、服务范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4分)
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对于该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区位较为合理 B.一定位于南亚
C.东南部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 D.没有商业中心
19.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C.教育配套滞后,学位不足 D.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区域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下图为我国汉中地区及周边地形图。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4分)
(2)指出影响图中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石坎梯地”图是本地区山区坡耕地整治常采用的一种模式。
(3)推断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4分)
读图3“中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12题。
12.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 甲为夜晚,吹陆风
B. 乙为夜晚,吹海风
C. 甲为白天,吹海风
D. 乙为白天,吹陆风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6-17题。
16.图甲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图乙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7.图乙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B.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居住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