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生物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 .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 .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 . 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D .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基因的表达 B .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C . 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 D .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某种由单链RNA病毒引起的疾病,可通过核酸检测进行确诊。核酸检测是先将病毒RNA逆转录为DNA,再将DNA进行体外复制使其数量增加,复制过程中需加入荧光标记探针,该探针会与复制出来的特定DNA序列结合,产生荧光信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这种病毒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B . 逆转录过程存在碱基T与A配对,没有U与A配对 C . DNA体外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D . 检测不到荧光信号可初步判断样本中没有该病毒存在
某同学参加秋季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 B . 应该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 . 由于糖的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显著降低 D . 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
下列关 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 有少量的DNA B . 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 .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 . 植物细胞中既有叶绿体也有线粒体
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由花粉培养到植株A,体现了植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B . 植株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 C . 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 . 在植株B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
小球藻是研究光合作用的良好材料,鲁宾和卡门、卡尔文都是利用小球藻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图甲是某同学利用小球藻研究光合作用的装置,图乙是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测定的O2吸收量。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 (1) 鲁宾和卡门、卡尔文都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研究时都利用到的方法是,为了保证小球藻正常的生长繁殖,图甲装置培养瓶中应再补充的物质是
  2. (2) 与图乙曲线形成有关的两种细胞器是
  3. (3) 图乙中,因NaHCO3溶液浓度偏高而导致光合作用异常的是 段,bc段细胞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 (增加/减少/不变)。
  4. (4) 若用图甲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合题中信息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种间关系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 新物种只能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形成,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C . 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则不能 D . 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而使害虫朝抗药性逐渐增强的方向进化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
A . 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 . 细胞骨架:蛋白质 C . 细胞质基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核苷酸、酶等 D . 染色质:核糖核酸、蛋白质

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

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牵引染色体的运动呢?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实验方法:破坏纺锤丝

实验材料和用具:相差显微镜(可连续观察活细胞一个分裂期的染色体变化)、洋葱、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滴管、广口瓶、清水、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等。

方法步骤:

1)培养洋葱根尖

2)切取根尖2~3mm,并对它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

3)将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相差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时间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

1)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选用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你认为是否可行?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形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  

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雌果蝇占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呼吸熵(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细胞呼吸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熵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物质B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             过程中物质B产生的场所分别是                           

2)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               

3)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              

4)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

5)在25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右移40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熵是     

6)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 1 ,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 2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蛋白质中含有 1 条肽链 124 个肽键 B .图 2 中含有的 R 基是 ①②④⑥⑧

C .从图 2 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 2 个游离的羧基 D .该蛋白质的形成经过脱水缩合

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流动性

C.生物膜上的糖蛋白起识别作用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胃酸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在生物学上叫做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特异性免疫

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蛙的红细胞       ③人体浆细胞       ④乳酸菌细胞       酵母菌细胞

A.①②              B.③④                C.③②                  D.⑤④

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染色体与核糖体                B.中心体与核糖体

C.内质网与线粒体               D.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图表示人体内的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其中N表示葡萄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①②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
B. ②③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①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D. ③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