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体组织或细胞及其生活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离体的组织或细胞也能在近似于内环境的条件下培养存活 |
| B. | 人体表皮细胞与外界接触,可以直接从外界获得足够的水分、氧气、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等 |
| C. | 肝脏细胞的生活环境是组织液和细胞内液 |
| D. | 淋巴液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赖以生活的内环境 |
某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水库的总能量是 。
(2)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 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 造成的。
(3)若不考虑食物因素,下图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 。
(4)为确定青鱼数量是否达到捕捞标准,常采用 法调查其数量。把2千克以上的青鱼捕捞后,余下青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5)如果该水库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废弃,之后的群落演替将在 上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不同。
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
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麻风树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 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 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 该图中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染色体组可以认为是( )
A.二倍体生物产生的配子中所有染色体
B.体细胞中两两互相成对的染色体
C.四倍体生物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
D.单倍体生物产生的配子中所有染色体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
C.基因突变一定由人为因素诱发 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 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 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 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3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迁入率和迁出率 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B. 脱氧核糖分子中不含氧元素,是RNA的组成成分
C. 不同生物体的DNA和RNA的序列是不同的
D. 乳糖和糖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二糖和多糖
某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04,一个脱氧核苷酸和一个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0和900,由此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 9×104 B. 9720 C. 3×104 D. 9900
下图表示蛋白质工程的操作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中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了解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B.蛋白质工程是完全摆脱基因工程技术的一项全新的生物工程技术
C.a、b过程分别是转录、翻译
D.蛋白质工程中可能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基因
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调节是生物体维持自身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A.含有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B.由于敏感性不同,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会抑制根的生长
C.垂体既能分泌激素,又与下丘脑相联系,所以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植物生长素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需要能量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物群落中 B.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
C.生产者与消费者间 D. 生产者与分解者间
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⑤ D. ④⑤
如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 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C.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D. 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营养佳品腐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
A. 淀粉酶、蛋白酶 B. 淀粉酶、脂肪酶
C. 蛋白酶、果胶酶 D. 蛋白酶、脂肪酶
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动物迁人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草原引人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 员根据调查了[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的X值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甲图中代表生产者、次级消费者的依次是 、 、(填字母).
(2)在该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假如某动物摄人体内的能量为n,该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该动物同化的能量为 .若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400kJ,则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 .
(3)图甲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在第t1年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植食性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6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8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植食性动物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只.
(5)丙图中d﹣e年,野兔种群数量(增加、下降或不变),种群呈“J”型增长时间段为 .
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个体数 | 93 | 187 | 60 | 56 | 51 | 61 | 52 | 34 | 41 | 39 | 166 |
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
(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 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 (填“偏高”“不变”或“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