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体数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 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 (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 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 (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答案:解:(1)火灾后,该地森林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 (2)研究表明:该鱼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3+187):(60+56+51+61+62):(34+41+39+166)=280:280:2801:1:1,由此可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 (3)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由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得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 故答案为: (1)次生演替 (2)稳定型 保持稳定 (3)活动范围广 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