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生物

如图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所占的比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为各元素占细胞(填“鲜重”或“干重”)的百分比.
  2. (2) 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其在人体细胞干重中所占百分比从多到少依次是
  3. (3) S元素主要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量的该物质,尤其是婴幼儿,如果该物质摄人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原因是
  4. (4)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这体现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但是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又大不相同,这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
“探究”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以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

    材料用具:锥形瓶、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实验步骤:

    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设定A套为对照组.锥形瓶1中都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锥形瓶3中都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

    ②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 ATP溶液;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

    ③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min,除去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氮气,B套持续通入 , C套持续通入

    ④将三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10h.

    ⑤观察 ,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2. (2) 探究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材料用具: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实验步骤:

    a.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b.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c.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段时间;

    d.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实验组是号试管.上述实验步骤d中测量到的数据是否准确,请判断并作出解释:

    ②另有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如图2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有: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

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淋巴细胞,已失去分裂的能力,下列变化都会在该细胞中发生的是(  )
A . 氨基酸﹣淋巴因子;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B . 葡萄糖→丙酮酸→CO2;染色质→染色体 C . 葡萄糖→丙酮酸→酒精;ADP+Pi→ATP D . 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B . 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垂直分层现象 C .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 影响森林植物垂直分层的原因主要是光照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 B .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高倍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 .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D .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要现配现用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 . HCO3 B . NaCl C . ATP D . K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表现类型,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对下表有关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

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43

阔叶119、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A . 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B . 根据第1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 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中窄叶植株占1/4 D . 用第2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中窄叶雄株占1/2
如图所示,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 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假设生长素在琼脂块中均匀分布。下列不可能是此实验的结果的是

  图片_x0020_100012

A . 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 . 甲、乙、丙都可以生长 C . 乙弯向光源生长 D . 丙向左弯曲生长

某同学通过对四条不同曲线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的这种细菌产物并非是该细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
②乙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③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④丁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 . ②④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以在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 B . 细胞培养液中必须有糖、氨基酸等化合物以及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 C . 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5%的CO2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D . 培养液应定期更换以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 . 2∶1 B . 9∶3∶3∶1 C . 4∶2∶2∶1 D . 1∶1∶1∶1

如图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D四种生物的对应线:

A      B      C     D    

2)造成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3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下图是四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_________ (填 “Ⅰ”“Ⅱ”“Ⅲ” “Ⅳ” ),判断依据主要是 ____________

2 )图中属于高等植物细胞的是 _________ (填 “Ⅰ”“Ⅱ”“Ⅲ” “Ⅳ” ),判断依据主要是其具有 [    ]____________ 、而不具有 [    ] ____________

3 )图中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 ,是细胞进行 ____________ 的主要场所。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 ,可用 ________ 进行染色,被染色的细胞一般 ______ (答 不是 )处于生活状态。

4 )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 [    ]__________ 上合成的。

ATP 与酶是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 ATP 供能

B.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细胞内会积累大量的 ADP

C.光合作用中产生的 ATP 只能用于暗反应。

D.在酶的催化作用下,ATP 的合成不需要能量

下列关于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而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子

 

B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C

染色体都要经过复制,都要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

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后还需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成为蝌蚪状的精子

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A 9331   B 3311   C 4221   D 1111

1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基因Aa、基因Bb之间的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  )

A.性原细胞(精原或卵原细胞)

B.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中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人含秋水仙 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培养。若秋水仙素在各个细胞周期中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

下列有关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的正确说法是(  

A.形成两个肽键                          B.水中的氧来自于氨基

C.形成多肽                              D.水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生物体内的核酸有两种:DNARNA,对于不同的生物,体内的两种核酸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在组成乳酸菌的细胞中含碱基AUCG的核苷酸种类有(  )

 

A

8

B

7

C

4

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