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观察数量 |
觅食生境出现率/% |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
||||||||
生境1 |
生境2 |
生境3 |
小坚果 |
颈尖 |
草屑 |
螺类 |
贝壳砂砾 |
甲壳类 |
其他 |
||
绿翅鸭 |
2 120 |
67 |
0 |
33 |
52.8 |
16.7 |
0 |
12 |
13 |
0 |
5.5 |
绿头鸭 |
1 513 |
98 |
1 |
1 |
7.3 |
0.8 |
0 |
7.1 |
5.6 |
1.1 |
7.1 |
鹤鹬 |
1 678 |
64 |
0 |
36 |
0 |
0 |
50.0 |
25.0 |
25.0 |
0 |
0 |
青脚鹬 |
1 517 |
29 |
28 |
43 |
0 |
0 |
33.3 |
33.3 |
0 |
33.3 |
0.1 |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为2 000米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藨草带,宽度为400米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 协同进化的结果。
检测指标辐射时间 检测结果 辐射强度 | 净光合速率(μmol/m2/s) | 气孔导度(mmol/m2/s) | 胞间CO2浓度(μmol/mol) | ||||||
1天 | 3天 | 5天 | 1天 | 3天 | 5天 | 1天 | 3天 | 5天 | |
CK | 15.0 | 14.8 | 14.7 | 0.4 | 0.38 | 0.37 | 170 | 172 | 178 |
100 | 14.8 | 13.8 | 12.5 | 0.37 | 0.35 | 0.31 | 175 | 190 | 220 |
200 | 12.1 | 11.9 | 10.7 | 0.34 | 0.33 | 0.27 | 186 | 201 | 251 |
400 | 10.3 | 9.7 | 8.5 | 0.3 | 0.31 | 0.23 | 200 | 225 | 275 |
A.种群1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蒙古冰草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与作用效应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燕麦胚芽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不同种类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B .由图甲可知,生长素浓度为 时,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
C .图乙中 b 侧的生长素浓度小于 a 侧,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 .图丙 A 段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 B 段进行极性运输
现有甲(AABBCC)和乙(aabbcc)两个品系的果蝇杂交,然后对其F1代进行测交,结果各表现型的个数如下: ABC121只、AbC24只、aBc25只、abc12O只,由此推知F1代的基因型是
A.ABCabc B.ACBacb C. AbabCc D.AcacBb
(2012·厦门质检)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如图为某一卵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产生1种卵细胞
B. 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基因数目=1:2
C.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 若该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为Ab,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7.豌豆是雌雄同株同花的植物,若给你一粒高茎种子,请选择一个可判断其基因型的简便方案
A.观察该高茎种子,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矮茎豌豆杂交,观察高度
C.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观察高度
D.让其进行自花受粉,观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