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生物

某蔬菜萌发的种子经诱变,导致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转录出的mRNA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使细胞内淀粉合成不足,引起叶的形态显著改变而成为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新品种与原品种使用的遗传密码相同 B . 生成m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C . 变异的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的肽链比原品种的短 D . 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RNA序列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在装置左侧,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暗箱花盆一起转动)和花盆(暗箱不转动花盆转动)分别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分别是(  )


A . ①④ B . ②① C . ②③ D . ③④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研究团队以四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种

观察数量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颈尖

草屑

螺类

贝壳砂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 120

67

0

33

52.8

16.7

0

12

13

0

5.5

绿头鸭

1 513

98

1

1

7.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 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 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为2 000米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藨草带,宽度为400米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1)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 
  2. (2) 据表分析调查青脚鹬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理由是。 
  3. (3) 该自然保护区是休闲、旅游和观鸟的好去处,人类适度干扰不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4.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花米草作为“固沙利器”被引入崇明东滩,用作护岸固堤,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互花米草在东滩疯长。对当地生物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5. (5) 请描述绿头鸭的生态位。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            协同进化的结果。 

为探究紫外线对植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对神农香菊的叶片进行紫外线UV-B辐射处理,相关检测结果如下表(CK组为未经辐射处理的对照组)。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指标辐射时间

检测结果

辐射强度

净光合速率(μmol/m2/s)

气孔导度(mmol/m2/s)

胞间CO2浓度(μmol/mol)

1天

3天

5天

1天

3天

5天

1天

3天

5天

CK

15.0

14.8

14.7

0.4

0.38

0.37

170

172

178

100

14.8

13.8

12.5

0.37

0.35

0.31

175

190

220

200

12.1

11.9

10.7

0.34

0.33

0.27

186

201

251

400

10.3

9.7

8.5

0.3

0.31

0.23

200

225

275

  1. (1) 提取神农香菊的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实验室常使用的提取剂是。光合色素能吸收利用的光主要是光。
  2. (2)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有。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部分被运到并转变成蔗糖,供植物所有细胞利用。
  3. (3)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4. (4) 随着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增强,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增加的原因是
  5. (5) 通过表格中信息,推测紫外线辐射主要通过影响阶段的反应,抑制光合速率。
  6. (6) 气孔主要由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吸收水分,气孔开放,反之关闭。紫外线辐射强度为200u和400u时,第5天比前3天气孔导度更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如图所示为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与单核巨噬细胞环路,其中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GC是糖皮质激素,IL-1为白细胞介素-1(本质为蛋白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单核巨噬细胞受到刺激并分泌IL—1的过程中,细胞内(细胞器)的膜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膜面积基本不变。IL—1除了图示功能外,还具有和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一样促进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的功能。
  2. (2) GC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该激素与(激素)在调节血糖平衡方面具有拮抗作用。分析图示信息,含有ACTH受体的细胞有。图中存在的调节机制使机体内的GC含量不至于过高。
  3. (3) 从图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作用方式的共同特点是
如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这种大分子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它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B . 含有C,H,O,N,P等元素 C . 它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D . 碱基中有T(胸腺嘧啶)不会有U(尿嘧啶)
如图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固有免疫应答属于第二道防线 B . 图中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 C . 图中接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不可能是浆细胞 D . 图中过程能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由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多对基因控制 B . 基因3不正常而缺乏酶3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 C . 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将导致人患白化病 D . 由图可知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为提高我国稻米的含铁量,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菜豆的铁结合蛋白基因导入了一个高产粳稻品种中,获得了高含铁量转基因水稻株系.如图为培育过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获取重组载体用到的“手术刀”是,②过程通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载体导入细胞.
  2. (2) 重组载体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需用作探针.
  3. (3) 图中①③④过程须在条件下进行,培养基中除加入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植物激素,作用是
  4. (4) 过程④除了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来处理,还可以采用技术,该技术常用的诱导剂是
  5. (5) 上述培育转基因水稻的操作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步骤是
如图表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物种形成的进化机制

  1. (1) 生活在浑善达克沙地地区的蒙古冰草的总和称为.种群1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多样性.该多样性的实质是多样性。
  2. (2) 由冰草原种群进化成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个物种要经历几百万年的历程,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其形成的过程,经历了生物进化环节的突变、和隔离。b的实质变化是。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1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蒙古冰草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某实验室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抗虫植物,其培育过程大致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1

  1. (1) 抗虫植物的培育过程中,目前获取抗虫基因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2. (2) 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构建,其作用是,其中启动子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目的基因转录。
  3. (3) 图示将获取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为法,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 上。如果操作中将该基因导入线粒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填“一定”或“不一定” )含有抗虫基因。
  4. (4) 除图示方法外,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还有
  5. (5) 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抗虫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翻译成蛋白质的方法是,从个体水平上检测植株是否有抗虫特性的方法是
有关“通过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验证了生物材料中所含缓冲物质的成分 B . 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C . 本实验每一组都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 D . 用生物材料处理的结果与缓冲液处理的结果完全相同

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与作用效应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燕麦胚芽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图甲可知,不同种类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B .由图甲可知,生长素浓度为 时,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

C .图乙中 b 侧的生长素浓度小于 a 侧,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 .图丙 A 段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 B 段进行极性运输

现有甲(AABBCC)和乙(aabbcc)两个品系的果蝇杂交,然后对其F1代进行测交,结果各表现型的个数如下: ABC121只、AbC24只、aBc25只、abc12O只,由此推知F1代的基因型是

    AABCabc          BACBacb           C. AbabCc           DAcacBb

(2012·厦门质检)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号染色体上的A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如图为某一卵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产生1种卵细胞

      B  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基因数目=12

      C  A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  若该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为Ab,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7.豌豆是雌雄同株同花的植物,若给你一粒高茎种子,请选择一个可判断其基因型的简便方案

A.观察该高茎种子,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矮茎豌豆杂交,观察高度

C.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观察高度

D.让其进行自花受粉,观察高度

如图所示是某农业生态系结构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农业生态系统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石,图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与其他生物进行信息交流,作用在于________
(3)沼渣相对于粪便更有利于水稻和玉米的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在不同农田种植糯性玉米和非糯性玉米,可增加_________________,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