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接通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电流表烧坏
B.小灯泡不亮
C.小灯泡烧坏
D.电压表没有示数
如题图甲所示,MN,PQ为间距=0.5m足够长的粗糙平行导轨,NQ⊥MN,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37°,NQ间连接有一个
=4Ω的电阻。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且方向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0=1T。将一根质量为
=0.05kg、内阻为
的金属棒
紧靠NQ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当金属棒滑行至
处时刚好达到稳定速度,已知在此过程中通过金属棒截面的电量
=0.2C,且金属棒的加速度
与速度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NQ平行。(取
=10m/s2,sin37°=0.6,cos37°=0.8)。求:
(1)金属棒的内阻; (2)金属棒滑行至
处的过程中,电阻
上产生的热量。
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感线圈的电阻不计,原来开关闭合,从断开开关S的瞬间开始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电容器的左板带正电,右板带负电
B.时刻,线圈L的感应电动势最小
C.时刻,通过线圈L的电流最大,方向向左
D.时刻,电容器C两极板间电压最大
如图所示,AOB是圆柱玻璃砖的截面,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今有一束平行光以45°入射角射入玻璃砖的OA平面,这些光线中只有一部分能从圆柱的AB面上射出,假设凡射到OB面的光线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OA面的反射作用,试问圆柱AB面上能射出光线部分占AB表面的几分之几?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简谐运动的x-t图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振幅在-2cm到2cm之间变化
B.1s末物体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
C.1.5s时物体的位移最大加速度最大
D.2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μ=220sin(100πt)V.副线圈接入电阻的阻值R=100Ω.则( )
A.通过电阻的电流是22A
B.交流电的频率是100Hz
C.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V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484W
质量m1=10g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v1=30cm/s的速率向右运动,恰好遇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向左运动的另一个小球.第二个小球的质量为m2=50g,速率v2=10cm/s.碰撞后,小球m2恰好停止.那么,碰撞后小球m1的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
如图所示,垂直纸面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内,有一位于纸面的、电阻均匀的正方形导体框abcd,现将导体框分别朝两个方向以v、3v速度匀速拉出磁场,则导体框从两个方向移出磁场的两个过程中()
A. 导体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B. 导体框中产生的焦耳热相同
C. 导体框ad边两端电势差相同
D. 通过导体框截面的电量相同
如图,某游乐园的水滑梯是由6段圆心角为30°的相同圆弧相连而成,圆弧半径为3m,切点A、B、C的切线均为水平,水面恰与圆心O6等高,若质量为50kg的游客从起始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后,恰在C点抛出落向水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游客在C点的速度大小;
(2)游客落水点与O6的距离;
(3)游客从下滑到抛出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如图所示,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间做简谐运动,从振子第一次到达P点开始计时,则( )
A.振子第二次到达P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
B.振子第三次到达P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
C.振子第四次到达P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
D.振子从A点到B点或从B点到A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
长为L、间距也为L的两平行金属板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如图。今有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正离子从平行板左端中点以平行于金属板的方向射入磁场。欲使离子不打在极板上,入射离子的速度大小应满足的条件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下列装置中利用了温度传感器的是( )
A.电熨斗 B.电饭锅
C.电子秤 D.火灾报警器
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测了悬线的总长度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摆线长度增加了,使周期变大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次数记为50次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
对应的l与T2的数据如图8所示,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
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
(3)此同学用游标卡尺测一小球直径如图9,已知游标尺为20等份,则读数应为________.
图8 图9
质量为M的斜面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若用与斜面成α角的力F拉着木块匀速上升,如图,求:
(1)当α为多少时,拉力F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2)此时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是多少?
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此时它的阻值为64 Ω,则导线原来的电阻值为( )
A.128 Ω B.32 Ω C.4 Ω D.2 Ω
如图所示,两条柔软的导线与两根金属棒相连,组成竖直平面内的闭合电路,且上端金属棒固定,下端金属棒自由悬垂.如果穿过回路的磁场逐渐增强,则下方金属棒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 向左摆动 B. 向右摆动 C. 向下运动 D. 向上运动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拿起弹簧测力计就进行测量读数
B.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测量前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用标准砝码检查示数正确后,再进行测量读数
D.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
(2)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
(3)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逆向思维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C.甲、乙两列火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低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D.甲、乙两列火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等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B两个物体通过一根拉直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轻绳长L=1m,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A的质量m1=2kg,B的质量m2=8kg,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现用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作用在B上
,使
A、B向右运动,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轻绳刚好被拉断(g=10m/s2)
(1)求绳刚被拉断时F的大小
(2)若绳刚被拉断时,A、B的速度为2m/s,保持此时的F大小不变,当A的速度恰好减
小为0时,A、B间的距离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