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在如图(a)(b)所示电路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且小于灯D的电阻,接通开关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D发光,则

A.在电路(a)中,断开S,D将逐渐变暗

B.在电路(a)中,断开S,D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才变暗

C.在电路(b)中,断开S,D将逐渐变暗

D.在电路(b)中,断开S,D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暗

如图所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分别为10m12m,两船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2v0v0。不计水的阻力。某时刻乙船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向甲船,速度大小为v,则:

1)抛出货物后,乙船的速度v是多少?

2)甲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后,甲船的速度v是多少?

3)为避免两船相撞,抛出的货物的最小速度vmin是多少?

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只要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B  只要闭合电路中有磁通量,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

    C  只要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D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条数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

                                                                                                                                    

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振幅相等的相干波源,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其中a点处于图示波峰和波谷的正中间位置.在abcd四点中,振动加强点有  ,振动减弱点有  ,此时恰处于平衡位置的有  

如图1所示,物体以一定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2所示。g = 10m/s2sin37° = 0.60cos37° = 0.80。则

A.物体的质量m = 0.67kg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40

C.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 = 10m/s2

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k = 10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量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 物体受到恒力的冲量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其动量一定不变 

D. 动能不变,物体的动量一定不变

如图所示,水平U形光滑框架,宽度为1m,电阻忽略不计,导体ab质量是0.2kg,电阻是0.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1T,方向垂直框架向上,现用1N的外力F由静止拉动ab杆,当ab的速度达到1m/s时,(1)求此时刻ab 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2)求此时刻ab杆的加速度的大小?(3ab杆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如图()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PQ正对竖直放置,两板间加上如图()所示的交变电压.t=0,Q板比P板电势高U0,在两板的正中央M点有一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电子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已知电子在0-4t0时间内未与两板相碰.则电子速度方向向左且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的时间是(   )

A0<t<t0   Bt0<t<2t0C2t0<t<3t0           D3t0<t<4t0

如图所示,处在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 加速度a1 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 的匀加速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a1 = a2时能相遇两次         B.  a1 > a2时能相遇两次

C.  a1 < a2时能相遇两次         D. a1 < a2时能相遇一次

 (多选)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At2 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距为l=0.5m,其电阻不计,两导轨及其构成的平面均与水平面成30°角.完全相同的两金属棒abcd分别垂直导轨放置,每棒两端都与导轨始终有良好接触,已知两棒质量均为m=0.02kg,电阻均为R=0.01Ω,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2T,棒ab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匀速运动,而棒cd恰好能够保持静止.取g=10m/s2,问:

1)通过棒cd的电流I是多大,方向如何?

2)棒ab受到的力F多大?

3)棒cd每产生Q=0.1J的热量,力F做的功W是多少?

图分别表示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图)或障碍物(图),每两条相邻(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其中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有

            

                 ①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线圈L的电阻不计.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

B.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的a极板不带电

C.断开S后的很短时间里,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正电

D.断开S后的很短时间里,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负电

如图1所示,S点为振源,其频率为100Hz,所产生的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80m/sPQ是波传播途中的两点,已知SP=4.2mSQ=5.4m.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 [    ]

AP在波谷,Q在波峰

BP在波峰,Q在波谷

CPQ都在波峰

DP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Q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2kgmB=3kgAB两物块,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后竖直放在水平面上,今用大小为F=45N的力把物块A向下压而使之处于静止,突然撤去压力,则(  )

  A 物块B有可能离开水平面

  B 物块B不可能离开水平面

  C 只要k足够小,物块B就可能离开水平面

  D 只要k足够大,物块B就可能离开水平面

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

   A. 将提前

   B. 将延后

   C. 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D. 不变

如图甲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块理想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尾灯的原理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B.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C.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D.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如图8.310密闭的圆筒中央有一可以移动的绝热活塞,在0时,活塞两边气体的压强相同,现在左半部分的气体加热,右半部分的气体仍为0,活塞开始向右移动,当活塞移动到右边体积是原来一半时,不再移动,则左半部分气体的温度是多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