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年 |
英国议会制定了《航海条例》 |
1846年 |
英国皮尔保守党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 |
1849年 |
英国罗素辉格党内阁政府废除《航海条例》 |
材料 大英博物馆有一件文物,是非洲馆的来自埃塞俄比亚一个基督教堂的圣坛服装,年代
大约为1700年。这件衣服的料子是来自中国的丝绸,但是由来自也门的犹太织工织造的。
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垄断法》……法案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者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如果诉讼中获得成功,胜诉方可获得他所受损失的三倍的赔偿,并得到两倍诉讼费用的补偿。规定专利的统一保护期限为14年,涉及专利权的案件要按照普通法的程序进行判决等。
提取材料信息,从材料类别和材料内容两方面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世界近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时间 |
以中印总销量为100 |
|
中国红茶 |
印度红茶 |
|
1865-1869 |
94.0 |
6.0 |
1870-1874 |
87.4 |
12.6 |
1875-1879 |
80.6 |
19.4 |
1880-1884 |
68.0 |
32.0 |
表3
材料一:1494年1月哥伦布写给西班牙国王夫妇的报告写道:“这里需要各种物资,粮食应该(继续)运到这里,直到我们在这里播种和栽种的作物收获为止。我们要的是小麦、大麦和葡萄藤。…… 应该运来一些活羊,最好是羊羔,母的比公的更好;还要公母都有的牛犊。……这里多么需要有角的牛羊和驮载的役畜……如果在一千个移民中有一百骑兵,那将很不错,而且是甚为有益的。 ”
材料二:马作为畜力的使用,改变了美洲以人力为主的劳动模式。羊随哥伦布于1493年到达。16世纪初,牛也被引进美洲的峡谷地带和中美洲。美洲有大片肥沃的草场,特别适合放牧牛群、羊群。膘肥奶足的牛羊为人们提供了肉食和奶类,渐渐取代猪肉,促进了人口的营养和健康。牛仔们放牧牛群,催生了美洲的特色文化。除这些大动物之外,老鼠也藏在航船中漂洋过海到了美洲,这对美洲的生态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材料三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11世纪时,东征的十字军才从亚洲带回了糖,因为价格昂贵,当时只有王室、贵族才能享用。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等国开始在美洲种植甘蔗,1640年以后;英国在西印度群岛建立了甘蔗种植园,跟荷兰人学会了甘蔗种植技术,从非洲引入黑奴,英国蔗糖售价不断降低,逐渐在欧洲排挤了葡萄牙人的廿'巴西糖”日这一持续不断的变化被称为“砂糖革命”。食糖逐渐变的普通人也消费得起,加糖红茶成为城市工人的生活必需品,巧克力、果酱等甜点变得流行,食糖的消费量成倍地增长,1700年时英国人年均食用4磅糖,到1800年升至18磅。
1799年法国科学家研制出甜菜制糖的方法,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期间欧洲海上运输受阻,蔗糖等物资无法从海上运往欧洲,促使了甜菜制糖业迅速发展,再加上甜菜可以在温带地区种植,得到了英国之外的欧洲国家大力扶持。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建厂,甜菜制糖业很快兴起。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甜菜糖的产量经常超过甘蔗糖。20世纪中期之后,全球民众更愿意效仿美国的生活方式,乐意接受咖啡类的可口可乐,加糖红茶的时尚悄然落幕。
——摘编自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等
经好望角 | 经地中海 | |
胡椒 | 100万-200万磅 | 300万-400万磅 |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 35万~65万磅 | 70万~100万磅 |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
欧洲 |
非洲 |
美洲 |
中国 |
世界总人口 |
1650年 |
18.3 |
18.3 |
2.4 |
22.9 |
5.45亿 |
1750年 |
19.2 |
13.1 |
1.6 |
30.9 |
7.28亿 |
1850年 |
22.7 |
8.1 |
5.1 |
35.1 |
11.71亿 |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
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一: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起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时间 |
发明者 |
国家 |
发明成果 |
1782年 |
瓦特 |
英国 |
改进蒸汽机 |
1825年 |
斯蒂芬森 |
英国 |
蒸汽机试车成功 |
1866年 |
西门子 |
德国 |
发电机 |
1876年 |
贝尔 |
美国 |
电话机 |
1882年 |
爱迪生 |
美国 |
纽约市珍珠发电厂 |
经好望角 | 经地中海 | |
胡椒 | 100~200磅 | 300~400万磅 |
丁香、靛蓝、肉豆等 | 35~65万磅 | 70~100万磅 |
——据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材料二:十七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女性流行喝加糖红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加糖红茶可以说是由来自地球两端的两种食品组成,正是因为英国占据世界商业的中心位置,才能实现这两种商品的结合。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英国的糖进口量飞快增长,到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民众的人均糖用量是法国人的八到九倍。红茶加糖能迅速补充热量,让人精力充足,不仅是早餐,工作间隙的茶歇也同样具有立时提神的作用,能让劳动者成为工厂老板需要的劳动力。红茶和糖渐渐惠及下层民众,最终成了产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工人的生活必需品。
--摘编自(日)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