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创举(或事件) | 意义 |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① | 改变了军队,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
井冈山道路 | 开创了②的革命新道路 |
根据诗歌列举三例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究竟一切按“左”倾教条主义的指挥行事,还是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会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直入云南,强渡金沙江和大渡河,同红四反面军会合,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
材料一:《建军大业》是一部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南昌广播电视台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共同出品,刘伟强执导,刘烨、 朱亚文、欧豪、刘昊然、马天宇、马伊琍等主演的战争史诗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的创建历程。
材料二: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④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材料一:
材料二:“1462,Z-Y-,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终于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
材料三: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作于1927年的词
材料二:《决议》认为,红军的一切军事行动,必须接受党的政治领导。明确地规定了红军的任务,军事工作系统和政治工作系统的关系
——古田会议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艰难选择,探索新路】
材料一:严重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毛泽东等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思想领航,凝聚力量】
材料二:下列图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统一了党的思想,凝聚了力量,引领了中国人民前行的正确方向。
【秉持大义,担负重任】
材料三:抗战时期某战役战绩表
指挥者 |
战役时长 |
死伤俘日伪人数 |
破坏交通线 |
拔掉据点 |
战斗次数 |
彭德怀 |
3个半月 |
40 000多人 |
2 000多千米 |
近3 000个 |
1 800多次 |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材料四: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