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
A:为了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A、B烧杯中的所有物质倒进烧杯C中,然后将烧杯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向滤渣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但最终固体没有消失。为了确定烧杯C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烧杯C的滤液中所含有的离子有哪些?【作出猜想】甲猜想:可能是Na+、、OH-乙猜想:可能是Na+、、OH-丙猜想:可能是Na+、、OH-、丁猜想:可能是Na+、Ba2+、、OH-、你的猜想是;(填两种猜想)
(2)
【讨论与交流】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有一位同学的猜想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猜想和理由是。
(3)
【实验与结论】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三位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于是认为自己的猜想不正确。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于是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然后再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于是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同学们经过讨论和交流后,一致认为丙同学的实验及结论是准确的。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4)
B: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如下表中的四个实验。试管编号①②③④试管内试剂NaOH溶液MgCl2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
(5)
为了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 , 即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猜想2:试管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老师提示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如图实验方案。[设计方案]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改成。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6)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答案: 【1】Na+-、OH-;Na+、Ba2+、OH-
【1】丁猜想不正确,Ba2+与SO42−、CO32−反应会生成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不能共存
【1】溶液中先产生气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2】足量的稀盐酸检验并除去CO32−,氯化钡溶液检验SO42−,先产生气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SO42−和CO32−
【1】酚酞试液
【1】BaCl2溶液【2】Ba(NO3)2溶液【3】产生白色沉淀
【1】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