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代十国(907—960年)时,众多百姓遁入空门,不事稼穑的僧尼越来越多。显德二年(955),后周世宗柴荣诏令限佛。相较之前的“三武灭佛”,此次限佛没有大量毁寺院、屠僧尼、焚经书,而是通过整肃佛教以除弊兴利。诏令无朝廷批准敕额的寺院一概废止,僧尼及佛像经卷可到有敕额的寺院安置。凡有僧尼私自建寺院,或为他人剃头受戒,举报或自行捕捉可获优赏。僧尼中有罪者,依法科刑,勒令还俗。禁止舍身、烧臂等伤害肢体之行仪,如有此类,强制还俗配流边远。造妖言妖书者,量罪科刑。每年造僧账,藉内无名者均令还俗;身死、逃亡、还俗者,次年改账削籍。出家须得父母及祖父母许可,若是父母祖父母无其他侍养之人者、刑罚在身者、贼盗、逃兵等均不得出家,违者重罪本人及师主。出家还须由官府检验背诵一定页数的经文,受戒则须通过经业考试,才能获得度牒。此外,除军、政、民、教正常使用之外,收缴铜质佛像以铸钱,官府按质论价收购。
——据吴枫《隋唐五代史》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周世宗限佛措施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后周世宗限佛的意义。
答案: 特点:政府管管控与民众监督结合;注重整肃舆论、严正法纪;措施设设周密,针对性强;强调儒家孝道;相对温和、文明。
意义:抑制了佛教势力膨胀,整肃了社会风气,巩固了统治;在经济上和人力上有效集中了资源,支持了统一战争;提高了普通僧尼的宗教修养,保存和延续了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