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统计,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城市因雾霾(PM2.5)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在雾霾(PM2.5)天气中,人呼入的PM2.5可达5000万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由此会增加3.3倍。 (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市PM2.5构成分析)材料二: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我国亟须对“PM2.5”的监测、治理、防控等问题制定专门法律,给造成“十面霾伏”天气的行为套上更严厉的“法律枷锁”。 (1) 从材料一的文字和图片中能获取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集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全国人大代表呼吁的理由。 (3) 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除法律手段以外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举一实例并说明。 答案: 雾霾天气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制约经济发展;雾霾的主要来源: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环境问题(大气污染)。 能使“PM2.5”的监测、治理、防控等有法可依;用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依靠科技。如:开发新能源汽车,能减少汽车尾汽排放。(若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
社会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