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㈡遇见
张晓风
①一个久晦后的五月清晨,四岁的小女儿忽然尖叫起来。
②“妈妈!妈妈!快点来呀!”
③我从床上跳起,直奔她的卧室,她己坐起身来,一语不发地望着我,脸上浮起一层神秘诡异的笑容。
④“什么事?”
⑤她不说话。
⑥“到底是什么事?”
⑦她用一只肥匀的有着小肉窝的小手,指着窗外,而窗外什么也没有,除了另一座公寓的灰壁。
⑧“到底什么事?”
⑨她仍然秘而不宣地微笑,然后悄悄地透露一个字。
⑩“天!”
⑪我顺着她的手望过去,果真看到那片蓝过千古而仍然年轻的蓝天,一尘不染令人惊呼的蓝天,一个小女孩在生字本上早已认识却在此刻仍然不觉吓了一跳的蓝天,我也一时愣住了。
⑫于是,我安静地坐在她的旁边,两个人一起看那神迹似的晴空,平常是一个聒(ɡuō)噪的小女孩,那天竟也像被震慑住了似的,流露出虔诚的沉默。透过惊讶和几乎不能置信的喜悦,她遇见了天空。她的眸光自小窗口出发,响亮的天蓝从那一端出发,在那个美丽的五月清晨,它们彼此相遇了。那一刻真是神圣。我握着她的小手 感觉到她不再只是从笔划结构上认识 天她正在惊讶赞叹中体认了那份宽阔 坦荡 深邃 她面对面地遇见了蓝天 她长大了
⑬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仍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⑭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暗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漫地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⑮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靠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条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⑯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馀,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⑰我至今仍然常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种子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长成,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1)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
聒(ɡuō)噪:
秘而不宣: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出现的两次“遇见”,每空不超过6个字,并从文中各找出一、两个能体现当时人物心情的词语写下来。
第一次:心情
第二次:心情:
(3)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4)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句中“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指的是,这样写的妙处是。
(5)
从文中描写的两次遇见中,你有什么感悟和收获?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答案: 【1】原指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文中指女儿平时喜欢讲话,爱吵闹。【2】原指保守秘密,不公之于众。文中指女儿没告诉到底是什么事。
【1】女儿遇见蓝天【2】惊讶(喜悦)【3】“我" 遇见种子【4】敬畏( 感动、诧异、折服)
,“ ” , 、 、 —— , 。
【1】靠风力、纤维传播种子,不分昼夜地飘散【2】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在作者眼中,这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惊心动魄的壮举。(意思对即可)
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