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补隰城尉。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太宗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即授府记室。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太子即位,为中书令。第功班赏,与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功第一,进爵邗国公,食邑千三百户。进尚书左仆射,更封魏。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徵曰:“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晚节多病,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疾甚,帝命凿苑垣以便候问。薨,年七十一,谥曰文昭。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于屏风。 (《新唐书·房玄龄列传》,有删减)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 B . 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 C . 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 D . 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器,本指国家的宝器,如钟鼎之类,也指国家所需的器材,又代指人才。 B . 中书令,我国古代官职名称,为中书省首官。中书省负责审核诏书,是唐代三省之首。 C . 爵,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D . 食邑,也叫封地,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为食禄的田邑,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房玄龄文思机敏,善写文章。他在秦王王府任职十年,各种军事文书和幕府檄文,有时顷刻间便写成,文字简约而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 B . 房玄龄忠心耿耿,深得人心。每次都跟随秦王亲赴征伐,帮助他创下基业。战后众人争相获取奇珍异宝,惟独房玄龄致力于收拢人才和将领,使他们人人都愿尽死效力。 C . 房玄龄位居宰相,深受重用。他害怕权力恩宠过大,多次上表请求辞去相位。太宗不允许,说只要他筋力未衰,就不要谦让宰相的位置。 D . 房玄龄为人孝顺,谨于治家。他衣不解带地服侍生病的父亲十旬,待父亲去世后,又五天滴水不进,还收集古今家诫并写在屏风之上,以告诫子女。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宗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②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疾甚,帝命凿苑垣以便候问。 答案: D B C ①太宗率兵巡行渭北,房玄龄杖策拜见太宗于军门,太宗与他一见如故。 ②当时皇帝出巡玉华宫,下诏玄龄留守京城,听任他卧床办理国事。后来病情加剧,皇帝命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候。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