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所谓民本思想,就是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回首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史,大凡民本思想独树一帜的时候,就会出现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大凡民本思想偃旗息鼓的时候,便是政治黑暗、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如火如荼的时候:民本思想不但没有撼动专制政治, 反而加固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君主要实现对全民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等级制。君本民末是实实在在的,民贵君贱则是虚幻缥缈的。——摘编自徐靖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等材料二:早期的孙中山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救民。到辛亥革命时期,则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在“民有”方面,是指四万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民治” 方面,是指人民理应拥有四项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 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孙中山说:“共和国家,重在民治。民之自治,基于自觉,欲民之自觉,不可无启导诱掖之方。”在“民享”方面,是指人民享有作为国家主人的自由平等的一切权利。——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主张,并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进行评价。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权利主体、价值目的两个方面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民本思想产生的原因。
答案: 主张:孔子的“为政以德”(德治);孟子的“仁政” “民贵君轻”、轻徭薄赋;荀子的“君舟民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朱戾的“正君心”;顾炎武的“众治”;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 评价①进步性:缓和阶级矛质,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从道德上约束君主专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②局限性:民本思想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君本民末为实,民贵君轻为虚.
不同①权利主体:古代民本思想把君主作为权利的主体;而孙中山的民本思想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的统治。②价值目的:古代民本论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巩固了封建专制政权;孙中山民本思想则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实现个人的真正价值,实现民有、民治、民享。原因: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及启蒙思想的影响;孙中山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注意吸收西方的经验教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