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君臣间相互有义务,但这种君臣关系并不是平等的。国为封臣的义务是具体的,有详细规定的,而封君的义务却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发展的结果往往是封臣得到的比付出的少。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合。随着封土成为世袭领地,君臣关系也就世代相传。但是,封君封臣关系是私法关系,不具备行政系统那样上下级之间的统治与服从关系,因此封君对封臣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因而14世纪法国的原则即是“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三: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接人口班田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材料四:“凡天下丁男给田一倾。老及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 ——唐朝(622年)武德田令
(1)
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一,二所述的制度名称。
(2)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两种制度的相同点。
(3)
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日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的共同点。
(4)
综合材料一,二,三,四,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材料一:分封制;材料二:封君封臣制。
相同点:等级森严,以土地为纽带,具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共同点: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认识: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尊重、互相借鉴;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