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短文 《看看我们的地球》(节选) ①人们都以为我们住在地壳的表面,实际上我们并非住在地面,却住在地中。我们的头上还有一层空气压着我们,包着我们。这层气壳的厚度,大致在三四百公里以上,不过愈向上走,气壳的密度愈小,压力也愈小。高到四五土公里的地方,气压已经比一厘米水银柱的压力还小。我们住在气壳底下,正和许多海洋生物住在海底,抑或蚯蚓之类住在土中相类。气壳的组成,并非上下一致的。下部氧气较多,所以生物得以生活。愈往上走,氮气愈多,到一百公里以上,几乎完全是氮气。再往.上是氦气,更往上氢气成了主要的成分。严格地讲起来,这一圈大气,要算是地球皮表;要算是地壳,但是因为流质的关系,普遍不认为它是地壳。我们不仅不认为大气层是地壳,连那海洋也不认为是地壳的一部分。 ②人类揣想着地下的材料和地表露出的材料不同。因为火成岩和地温的分配,似乎地下愈到深处,温度愈高;若温度超过一定的限度,一切的固质,不免变为流质。火山迸裂,岩流迸出,似乎都可以作流质地球的证据。而所谓地壳者,就好像鸡蛋壳包着卵白卵黄。可是天体力学者告诉我们,这样鸡蛋式的地球,是不能成立的。如果地球简直像鸡蛋式的构造,它早已受不起旋转和日月吸引的力量,它决不能成现在这样的形状。 ③我们没有办法去打极深的地洞,看里面的情形。地球如此之大,就是再凿穿两千米,也算不了一回事;况且愈到深处,工作的困难,增加愈多。我们还要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的事物,尽管能看见,能直接的感触,但是不见得就能认识,就能了解。观察是一回事,了解又是一回事。所以要看地球内部的情形,不能用肉眼,只能用智眼;不能直接的检查,只好用间接的方法探视。 (1) 下面关于“气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气壳是压在我们的头上,包着我们的一层空气。 B . 气壳的组成从下往,上依次是氧——氦——氮——氢。 C . 因为气壳是流质的关系,所以普遍不认为它是地壳。 D . 气壳的厚度,大致在三四百公里以上,愈向上走密度愈小。 (2) “到一百公里以上,几乎完全是氮气。”加点词语的作用是(    ) A . 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B . 抒发喜爱之情 C . 表达准确严谨 D . 运用列数字说明 (3) 人们猜想地球内部是流质的,其理由不能包括哪一项?(    ) A . 根据火成岩判断 B . 依据鸡蛋的结构 C . 依据火山喷发的事实 D . 依据地温判断 (4) 联系上下文理解“观察是一回事,了解又是一回事”这句话,下面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观察和了解是同一件事。 B . 观察和了解的程度一致。 C . 细致的观察可以促进了解。 D . 光靠观察未必能真正了解。 (5) 第①自然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压力的特点。如果将“气壳的厚度,大致在三四百公里以上。”这句话使用同样的说明方法改写,可以这样写:。 (6) 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阅读本文,你不理解的科技术语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解决?写出你解决的途径或方法。 答案: B C B D 【1】作比较【2】压力小【3】气壳的厚度,大致在三四百公里以上,比七十层楼还要高。 “卵白、卵黄、火成岩、天体力学、流质、固质”等,解决的途径或方法有:查阅资料、工具书、咨询相关人员、上百度搜索等.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