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8年10月24日,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亲自护送进舱的数百名孤儿难童趴在栏杆上放声高歌,摇着小手向卢作孚告别,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宜昌大撤退拉开大幕。到12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从宜昌抢退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成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大撤退的同时民生公司又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宜昌大撤退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然而,其英勇悲壮更甚于后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史学家指出,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的;宜昌大撤退是由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为主要力量创造的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卢作孚一等景星勋章和胜利勋章。1980年,党中央《关于卢作孚先生的结论》里这样写道:“他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相比,宜昌大撤退有何特点?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 答案: 主要由民生公司组织完成;持续时间更长,规模更大;运输具有双向性,既运输撤退人员与物资,又输出抗战士兵与物资。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抗战胜利的信心;保存了有生力量,奠定了抗战的物质基础;有力支援了前线,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