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补充句子,填空。1.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__。2.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3.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其利断金。5.群儿__________________,一儿登瓮,__________________。6.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是__________族,我知道的少数民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是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哲学家。他出版过__________________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年获__________________。8.我的名字叫__________,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万古胜负在于理 理不辩不明 有理者敬人 二人同心 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汉 回族 彝族 泰戈尔 《飞鸟集》和《园丁集》 诺贝尔文学奖 杨明 希望我像太阳一样闪耀。 【解析】1.本题考查同学们对谚语俗语的积累。“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这是一句俗语,意思是:短时间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长时间的胜负在于道理。2.本题考查同学们对谚语俗语的积累。“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意思是灯不经过木棒拨一下(灯油),是不会明亮的;道理不经过辩论,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3.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名言警句的积累。“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意思是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4.本题考查同学们对谚语俗语的积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5.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默写。选自课文《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意思是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瓮,失足落入水中。6.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7.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和《园丁集》,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学过的课文《花的学校》就是他的作品。8.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回答此题的时候,可结合本题的中心思想来回答。示例:我的名字叫梅思繁,含义是希望“梅”能繁花似锦、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