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人类文明史中,有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的重塑。一种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能推动社会深入持续地发展进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不能随着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变动,那就不仅有观念滞后于社会之嫌,而且价值观体系的反作用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摘编自《现代化的历程》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价值观体系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答案】示例一观点:价值观体系的重塑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论证: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反对封建神学的束缚,鼓励人们追求现世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壮大。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主义,反对封建教权、王权、特权,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理性王国,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政治民主化,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号,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动摇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结论:所以,价值观体系的重塑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示例二观点:价值观体系的滞后将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论证: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近代德国的统一,建立了带有浓厚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的君主立宪制,尽管经济迅速崛起,跃居世界第二,但德国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侵略本性使其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近代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改革的不彻底性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太邻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造成巨大伤害。结论:所以,价值观体系的滞后将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示例三观点:价值观体系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双重作用。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均可,且同等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历史知识的总结和运用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首先根据“价值观体系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一个历史主题如“价值观体系的滞后将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结合中国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和近代德国、日本通过改革富国强兵但是最终走先法西斯道路进行分析,注意史论结合。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