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材料分析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说明)“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生前是广西都安高中的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资助了多名学生,并筹集善款,让多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1)莫振高有“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吗?为什么?(2)寻找、树立榜样有什么意义? 答案:【答案】(1)①莫振高有“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②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至善”追求。③“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莫振高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资助贫困学生,筹集善款,让多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2)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对止于至善含义的理解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理解的能力,落实能力目标,有一定的难度。莫振高校长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资助了多名学生,并筹集善款,让多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这是一种止于至善的境界,所以先回答他有止于至善的境界,然后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止于至善的含义展开知识点阐述,然后表述他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帮孩子圆了大学梦来回答。(2)本题考查寻找榜样的意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落实知识目标,难度不大。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榜样是一面镜子,好的榜样给予我们完善的力量,善于向榜样学习,有利于使我们的国家、社会更美好等方面作答。
道德与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