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选考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邹容(1885年—1905年),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原名桂文,又名威丹、蔚丹、绍陶,留学日本时改名邹容。四川巴县人(今重庆市),出生在一个商业资本家家庭。应巴县童子试,因愤于考题生僻而罢考,从此厌恶科举八股。从父命入重庆经书书院,因蔑视旧学而被开除。后逐渐向往维新变法。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赴成都投考留日官费生,因思想倾向维新,临行时被取消资格,遂决计自费赴日留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到达东京,入同文书院。始撰《革命军》初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返回上海,住入爱国学社,结识章太炎,结为莫逆之交。这时,恰逢拒俄运动发生。他两次在张园拒俄集会上演讲,签名加入拒俄义勇队。5月,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在此期间,《革命军》由上海大同书局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请章太炎作序。《苏报》案发生后,于7月1日至巡捕房投案,被囚于租界监狱。邹容被租界当局判监禁两年,折磨致病。1905年4月3日死于狱中。1912年3月29日,经孙中山批准,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大将军。遗著辑有《邹容文集》。——根据互联网整理(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邹容思想倾向的特点。(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邹容革命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其革命思想的影响。
答案:【答案】(1)思想倾向的特点: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心向维新思潮,具有变革志向;积极投身革命,宣传革命思想。(2)主要因素:民族危机;个人的信念和抱负;国外求学的阅历;结交革命志士并受其影响。影响:宣传了革命思想,启迪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影响深远。【解析】(1)思想倾向的特点:根据“因愤于考题生僻而罢考,从此厌恶科举八股”得出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根据“因思想倾向维新”得出心向维新思潮,具有变革志向;根据“《革命军》由上海大同书局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得出积极投身革命,宣传革命思想。(2)主要因素:根据“恰逢拒俄运动发生”得出民族危机;根据“他两次在张园拒俄集会上演讲,签名加入拒俄义勇队”得出个人的信念和抱负;根据“遂决计自费赴日留学”得出国外求学的阅历;根据“结识章太炎,结为莫逆之交”得出结交革命志士并受其影响。影响:结合邹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可从宣传了革命思想,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等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