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历史选修1:历史1.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我国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初步建立。汉朝在中央设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以察举官吏违法为职责。汉武帝时,开始在地方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隶属于御史台,负责监察郡县。唐朝的监察制度,在总结汉以来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定型的“一台三院”监察体制。御史不仅是察吏之官,也是“掌律令”之官,无论治吏与明法都与御史密切相关。首先,“察官人善恶”,使监察的覆盖面扩展到所有的官僚:其次,将户口、赋役、农桑、库存等经济指标列为监察的内容,显示对经济监察的重视;最后,司法监察已成为监察的重点,皇帝派出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多奉命察大案、要案、冤案。除《监察六法》外,皇帝对御史每次巡行的监察重点都作出明确的指示。元代有完善的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台承唐制,地方上独创行御史台。明朝监察制度最为完备,把所有官员都置于严密监控之下。清朝的监察制度大体沿袭明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察体系。——摘编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察吏是治国之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镜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监察制度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演变的认识。
答案:【答案】(1)措施:建立了完善的中央地方监察体制;颁布监察法:扩展监察覆盖面,丰富监察内容;皇帝对监察重点都作出明确的指示。(2)认识:政治制度本身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是同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同步的;人类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遵循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所建树。【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定型的“一台三院”监察体制”可知建立了完善的中央地方监察体制;根据材料“除《监察六法》外,皇帝对御史每次巡行的监察重点都作出明确的指示”可知颁布监察法和皇帝对监察重点都作出明确的指示;根据材料“其次,将户口、赋役、农桑、库存等经济指标列为监察的内容”可知体现的是扩展监察覆盖面,丰富监察内容。(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认识需要从政治制度本身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是同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同步的;人类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