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羲之①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②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③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④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⑤,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⑥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⑦视听之娱,信⑧可乐也。(选自《晋书ꞏ王羲之传》)【注释】①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②冠:超越。③修禊:古人游春活动。④映带:景物相互映衬。⑤流觞曲水:觞,酒杯。在弯曲的水道中取酒为乐。⑥品类:这里指天地万物。⑦极:尽情。⑧信:实在、确实。【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C.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D.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会: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B.修:茂林修竹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C.之:名士多居之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D.志: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4】联系选文,概括出引发作者“信可乐也”感慨的原因。 答案:【答案】【1】C【2】B【3】(1)即使(虽然)没有音乐演奏的盛景,(但是)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叙说内心的情怀。(2)抬头望见广大的天地,低头察看繁盛的万物。【4】①美丽的山水②游春活动③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宴饮④畅叙幽情(内心的情怀)⑤欣赏天地万物。(答对其中任意三项,意近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句话的意思是: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据此可断句为: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故选C。【2】A.会:集会/适逢,恰赶上;B.修:都指高高的样子;C.之:指示代词,这,这里/结构助词,的;D.志:名词,志向/动词,做标记;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1)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2)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信可乐也”,意思是“实在很快乐”,引发作者感慨的原因可结合文段中内容分析,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可知:因为美丽的山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知因为游春活动,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宴饮,畅叙幽情;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可知,因为可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欣赏天地万物。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