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白雪塑像(嘉兴市)
许行
①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
②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③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④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⑤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上初中三年级了。他们越来越觉得这个小屋的负荷太重,快盛不下啦!
⑥一张学生桌供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
⑦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么隔音?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个毛病呢?
⑧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⑨“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⑪“爸爸,你别出去了。”元元阻拦爸爸。
⑫“不,爸爸有点事。”
⑬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⑭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⑮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静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雕像……
(1)
第②自然段中“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女人说这句话的原因是( )
A . 丈夫沉迷于下棋,妻子在催促他快点离开。
B . 提醒丈夫可以回家检查儿子的作业了。
C . 儿子作业已写完,告诉丈夫可以回家休息了。
D . 埋怨丈夫不该在儿子做作业时离开家。
(2)
第⑤自然段中“这个小屋的负荷太重,快盛不下啦”,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了儿子,儿子的个头长得太大。
B . 小屋里放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C . 一家人一住便是十几年,屋子已经显得有些老旧。
D . 儿子没有安静的学习场所,父母也没有单独的休息空间。
(3)
文章第①至③自然段描写了一个场景:;
第④至⑬自然段以插叙的方式交代:;
最后第⑭至⑮自然段又描写了一个场景:。
(4)
第⑥自然段中提到儿子“苦恼”,爸爸也“苦恼”,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两个人的“苦恼”分别是指什么?
①儿子的“苦恼”:
②爸爸的“苦恼”:
(5)
本文很注重自然环境的描写,如第①自然段写了“夏夜”,第④①自然段又写了。这样描写的好处是。
(6)
文中的哪个人物打动了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理由。
答案: C
D
【1】父亲在路灯下观棋【2】直到儿子写完作业方才回家父亲躲到外面的原因【3】父亲在风雪夜躲到外面被大雪覆盖成雕像。
【1】儿子因为父亲的咳嗽打乱了自己的思考,也为自己无法分担父亲的病痛而苦恼。【2】父亲为自己不可避免地一天到晚总咳嗽,打乱儿子的思考而苦恼。
【1】北方的冬天【2】大雪对人物的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突出了父亲为儿子创造学习环境的良苦用心。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