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存着精美壁画和彩塑。莫高窟地处极端干旱的内陆戈壁沙漠地区,窟顶为一平坦戈壁,向西约700~1000米渐与鸣沙山相接。当地为东、西风过渡地带,东风略占优势。莫高窟长期受到风沙危害,窟区沙源主要来自西侧鸣沙山沙丘沙和部分戈壁就地起沙。下图是科研工作者根据当地的风向变化规律在莫高窟顶部建起了以生物措施和“A”字形尼龙阻沙网(由栅栏和尼龙网组成)等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护体系,形成以固为主,固、限、导相结合的治沙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治沙效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造成莫高窟地区风沙危害的主导风向为( )
A . 偏东风
B . 偏西风
C . 偏北风
D . 偏南风
(2)
“A”字形尼龙阻沙网治沙效果好的原因有( ) ①阻沙网可以截断部分来自鸣沙山的风沙②阻沙网的斜边栅栏具有导沙功能③阻沙网可以截留和吸收水分,有利于植被的恢复④平行横向栅栏具有阻拦戈壁就地起沙的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在莫高窟综合防护体系中,流动沙丘还用到了草方格沙障工程,此工程主要考虑当地风向及风力大小。下列草方格沙障建设过程正确的是( )
A . 在流动沙丘的迎风坡,先从上半部分设置沙障,再在底部设置沙障
B . 在流动沙丘的背风坡,从顶部依次向下设置沙障
C . 在流动沙丘的迎风坡,从中部开始依次向上下两侧设置沙障
D . 在流动沙丘的背风坡,从坡脚向上依次设置沙障
答案: B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