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课外阅读。
童心悠悠(节选)
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
我盼望成天和儿童一起。终于和他们在一起了!
难忘啊——我们一起在湛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遨游太空的故事;我们一起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坡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
那时,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饥饿( )可畏( )法国的雨果说过( )好奇是饥饿的粮食( )每遇到它就想吃( )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好奇症”吧( )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样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我拆收音机打了我两巴掌;隔壁李奶奶说这孩子长大了要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发作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五十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1)
给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
文中的“病”加引号,是因为。“我”的“病”实际指的是。作者说“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就是说。
(3)
读了全文,可以知道作者的职业是。他在文中回忆了自己时的快乐生活,也写出了自己现在和在一起的快乐。
(4)
你觉得妈妈、叔叔、李奶奶对“我”的态度对吗?为什么?
(5)
你还知道哪些和童年有关的名人名言呢?写一写吧。
答案: , ! :“ , 。” !
【1】并不是真病【2】“我”的好奇心【3】“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
【1】小学教师【2】童年【3】学生
不对。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应该鼓励和保护,而不应该扼杀。
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止这种爱是不明智的。(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