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胡寄窗(1903—1993),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首任会长。四川天全人。曾创办《经济学报》《经济论评》杂志。胡寄窗所著的三卷本《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讨中国经济思想演变的思想通史,创立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理论新体系。为了回应“欧洲中心论”对中国经济思想的忽视与贬低,胡寄窗先后出版了多部论著,通过对比分析告诉世界:我们的祖先同样构建了卓越的经济思想。他还认为未来的世界经济学更不必以西方为中心,开创了直接向国外弘扬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就的范例。20世纪80年代后期,胡寄窗敏锐地注意到,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以批判地借鉴国外经济学的有益部分,于是他的研究重点开始从中国经济思想史转向西方经济学说。纵观胡寄窗的学术生涯,他始终坚持经济学研究“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在“本土”和“国际”的相互融合中,梳理出中国经济思想的演变线索。 ——摘编自刘迪《胡寄窗:将中国经济思想史推向世界》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寄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20世纪80年代他转移研究重点的背景。 (2) 请简要谈谈胡寄窗的学术研究历程对你的启示。 答案: 成就:创办刊物,宣传世界先进经济思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著书立说,创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理论新体系;反对西方中心论,向世界证明并传播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就;坚持“本土”与“国际”结合,梳理出中国经济思想的演变线索;培养了大量人才。 背景:世界局势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需要;西方经济学说的影响。 启示:以振兴祖国为学习研究的目的;要有民族文化的自信;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要不断学习。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