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材料摘编自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三十年以前的学生,他们有一种立志,就是在闭户自读的时候,总想入手、中举、点翰林,以后还要做大官,我今天希望诸君的,不是那种旧思想的立志,是比那入学、中举、点翰林、做大官的志还要更大,中国几千年以来,有志的人本不少,但是他们那种立志的旧思想,专注重发达个人,为个人谋幸福,和近代的思想大不相合,近代人类立志的思想,是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材料二     我读古今中外的历史,知道世界极有名的人,不全是从政治事业一方面做成功的;有在政权上一时极有势力的人,后来并不知名的人,完全是在政治范围之外的,简单地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的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材料三    事事都派人到外国去学,这还不是件耻辱的大事吗?中国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最先的是到美国,次是到欧洲各国,最多的是在日本.极盛的时候,人数有三万多,因为世界上无论哪一国,都没有在同时候派往到一国的学生,有这样多的人数,怎么样去图国家的富强?我们要图国家富强,必须要自己振作精神,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向前去奋斗,万不可自私自利,只知道要自己到什么地位,不知道国家到什么地位,这个要中国富强的事务,就是诸君的责任;要诸君担负这个责任,便是我的希望. (1) 材料一中“中举、点翰林”所反映的科举制度,在明朝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孙中山希望学生在“立志”时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 (2) 在材料二中,孙中山劝学生们应该如何立志?请从中外科技发展历史上各举出一位“名望高大”的人物.孙中山一生所做的“大事”是什么? (3) 当时中国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为什么“最多的是在日本”?结合材料三,谈谈怎样才能实现“国家富强”这一目的. 答案: 变化:规定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答卷文体为八股文.(答出“八股取士”也可)思想: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 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例子:举出中外科技名家各一位即可.大事:领导资产阶级革命.(“领导辛亥革命,创立中华民国”亦可) 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成为强国,比中国先进;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不可事事都要派人到外国去学;要自己振作精神,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万不可自私自利,要主动担负国家发展的责任;要大力创新,积极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