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方管理】 材料一: 【人才选拔】 材料二: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治国之道】 材料三: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安邦之策】 材料四: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 从材料一的表中,找出元、明朝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制度或措施,将序号填入表格。 朝代 元朝 明朝 制度或措施 (2) 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3) 根据材料三,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4) 材料四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5)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 答案: 【1】④【2】⑤。 科举制。意义:该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共同原因: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善于改革、关注民生等。 政策:重文轻武政策。积极作用:该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经验借鉴:善于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等。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