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资治通鉴》材料二  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但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恩格斯请回答: (1) 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改革与民族交融现象之间的关系并阐明理由。 (2) 对孝文帝的评价,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甲观点认为: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魏国家和鲜卑民族的衰亡,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乙观点认为: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结合材料二分析,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关系:互为因果关系。理由:孝文帝改革前,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改革又进一步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赞同乙;因为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该看其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交融,从而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应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