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综合创新题 椰子树像什么? 胡世宗   椰子树像什么?           椰子树像什么? 像芭蕉?像棕榈?         不像芭蕉,也不像棕榈, 芭蕉没有它高,           椰子树就是椰子树, 棕榈质地比它细腻         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椰子树像什么? ——理性思索的起点,由疑而思,由思才有所得。 B.由“像芭蕉?像棕榈?”到“不像芭蕉,也不像棕榈。” ——不是简单否定,而是由形到神,由外在形态到思想内容的思维过程 C.芭蕉没有它高,棕榈质地比它细腻 ——椰树同芭蕉、棕榈外部形态的比较,后面说理的前提。 D.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 ——全诗的核心,哲理之所在,揭示了诗歌主题。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象征这首诗歌的特点,两节均以设问开头,而设问实际是在思索的基础上发出的。此时,椰子树已经具有了象征意义。 B.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虽然没有塑造艺术形象,然而却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C.诗歌由提出椰子树“像”什么,到确认它就“是”自己,由迷惑到清晰,由疑问到肯定,既贴切自然,又合乎逻辑。 D.诗歌由日常见到的事物设疑,展开联想和想象,最终揭示出文艺创作的真谛:艺术的独创性。   答案: 1.C  2.B  。   1.提出“像……像……”椰子树、芭蕉、棕榈已都带有象征意义了,而不是三者本身外部形态的比较。2.本诗说理正是通过椰子树,芭蕉等形象来进行的。“像……像……”也是在塑造形象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