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 。……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民”的用意是什么? 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相仵(等同)乎?抑不相仵乎?此又足以系今日之怀思而惹全国之注目矣!”                                               ——《申报》1912年9月9日 (2)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社会依据 材料四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1905年 在论说栏内宣布办报新方针:……(2)扩充篇幅,标题力求醒目,并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3)多载专电,通讯,广译外报评论。 1909年 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 1918年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1919年 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 1924年 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 1928年 《申报》销路已超过十四万份。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蒸蒸日上。 1932年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1937年 《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年 《申报》香港版出刊。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1946年 《申报》将股权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全。 1949年 《申报》终刊 中共派员进入《申报》馆,在原址出版《解放日报》。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3)根据材料四,指出《申报》在哪些领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态度: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用意是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和君主专制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因此,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发展和国力增强在当时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 (2)社会依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但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民生发展步履维艰;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但未能实现民族独立 (3)领域之一:近代政治。《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领域之二;近代新闻业。《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领域之三:近代报业(或近代民旅工业)。《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印报技术、投资方式等方面的历史。领域之四:近代教育。《申报》的《教育新闻》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关键词“华兴会匪”“中华民民万岁”。回答第(2)问时注意材料出处“1912年9月9日”,此时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第(3)问涉及《申报》在政治、经济、新闻业、教育方面贡献。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