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简易气体发生器中可观察到铜和硝酸反应的振荡现象。 实验装置如下图:实验步骤如下:在实验装置的隔板上铺一层铜粒,打开A、B阀门,通入氧气,排除空气。关闭A、B阀,撤去氧气源。在漏斗中加入预先量好的硝酸,体积等于V(见上图),刚够淹没铜粒。先打开B阀,再打开A阀,让硝酸顺着漏斗颈流入试管,当硝酸与铜粒接触时马上关闭A阀。细心观察漏斗颈(以下称内管)中液面高低和试管(以下称外管)中溶液颜色及液面上方气体颜色的变化。(1)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测得反应开始时液封内的气体体积是V1,反应结束后液封内的气体体积是V2(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反应后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mol。 答案:(1)①外管中的液面下降,内管中的液面上升,然后反复进行,直至反应停止(即产生振荡现象)②外管中有气体产生,液面上出现棕红色气体,然后消失,再产生再消失,直至反应停止(即产生振荡现象)③外管中溶液变为蓝色(2)①3Cu+8HNO3(稀)====3Cu(NO3)+2NO↑+4H2O②2NO+O2====2NO2③3NO2+2H2O====2HNO3+NO(3)(4V1+3V2)/44. 8解析:铜与硝酸反应时,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气体聚集于试管上方,于是将硝酸压入内管,暂时停止反应。由于外管中的NO、O2和H2O发生反应,致使气体的压强减小,外管内液面又上升,与铜再次接触,于是又发生反应,生成的NO再与O2和水反应,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硝酸消耗完全。从整个过程看,外管内的液面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如此反复,就产生了振荡现象。要计算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必须弄清反应后液面上方的气体的组成。由于铜和硝酸都是足量的,所以最后的气体应为一氧化氮。也就是说,发生的反应有两种类型:2Cu+4HNO3+O2====2Cu(NO3)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第一个反应,可以利用O2的体积为V1,求出Cu(NO3)2的物质的量为V1/11.2 mol;第二个反应中,可利用NO的体积为V2,求出Cu(NO3)2的物质的量为3V1/44.8 mol,从而得出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共为(4V1+3V2)/44.8 mol。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