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以下是与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 。 (2)PCR过程中退火(复性)温度必须根据引物的碱基数量和种类来设定。表1为根据模板设计的两对引物序列,图2为引物对与模板结合示意图。请判断哪一对引物可采用较高的退火温度?__________。 (3)图1步骤③所用的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是否有专一性要求? 。 (4)为将外源基因转入马铃薯,图1步骤⑥转基因所用的细菌B通常为 。 (5)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T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请根据图1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2所列的识别序列,对以下酶切结果作出判断。 ①采用EcoRⅠ和PstⅠ酶切,得到_________种DNA片断。 ②采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得到_________种DNA片断。
答案: (1)耐高温 2)引物对B (3)否 (4)农杆菌 (5)①2 ②1 ⑴ 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⑵引物B中含C与G的碱基对较多,可采用较高的退火温度。⑶多种限制酶切割,形成不同的切割位点,所用的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就没有专一性要求。⑷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农杆菌做受体细胞。(5)据图分析,用到了 EcoR I酶和Alu I酶切割抗原DNA片段产生了X、Y两个片段,而用EcoR I酶和SmaI酶切割质粒产生了 M、N两个片段,且M、N片段间存在Pst I酶切点。因此再用EcoRⅠ和PstⅠ酶切割这两片段形成的重组质粒,由于保留了Pstl的切割位点,所以可以得到两种DNA分子。而用EcoRⅠ和 SmaⅠ酶切重组质粒中,如图I-②过程只能产生一种DNA片断。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有关知识以及图解的识别能力,尤其是限制酶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难点和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