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分)一部国家或王朝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实行层级制管理的国家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祖宗之法”立意于防范“意外仓促之变”,以制度的平缓调适保证政治的稳定。这一方针,有效地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 ——《创新与守旧,从“祖宗之法”看宋代的政治基调》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何种政治制度?其突出特点是什么?(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与“秦制“相比,汉制出现了什么失误?(4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是如何贯彻“防范‘意外仓促之变’”方针的?请简要评价之。(8分)
答案:(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8分) (2)汉初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实行分封制,郡国并行,导致王国实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6分) (3)采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办法削弱地方权力;(4分)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但导致“冗官”、“冗兵”、“冗费”问题。(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