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数学
题目
若曲线y=x4的一条切线l与直线x+4y-8=0垂直,则l的方程为( )A.4x-y-3=0 B.x+4y-5=0C.4x-y+3=0 D.x+4y+3=0 答案:答案:A y=x4,则y′=4x3,∵y=x4的一切线与x+4y-8=0垂直,则切线斜率为4.设切点为(x0,y0),则4x03=4,则x03=1,x0=1,y0=14=1.故切点坐标为(1,1).设切线方程为y=4x+b,则代入切点坐标求得切线方程为4x-y-3=0.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数学 试题推荐
数学 试卷推荐
2018届高三3月教学情况调研数学试卷(江苏省苏锡常镇)
2018届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考题文科数学(江西省南昌市)
2019-2020年高三上半年期中数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101中学免费试卷完整版
2018-2019年高二12月月考数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2019届高三高考二模在线测验完整版数学在线测验完整版(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
山东2019年高一前半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北京2020年高三数学下册附答案与解析
2019-2020年高一上册教学质量调研数学题免费试卷(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019-2020年高二上册期中考试数学题带答案和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
最近更新
如图16-7-7,正方形闭合导线框从距磁场区域边界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恰可匀速进入磁场区.若导线框的质量为m、边长为L,
设0<α<,0<β<,0<k≤,且sin=k·cosβ,求证:α+β<.
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
为了研究色盲与性别的关系,调查了1000人,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男 女 正常 442 514 色盲 38 6 根据上
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对任意的,都有.当时,.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的值为( ) A.
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任何光照强度下,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图所示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将TMV型病毒的RNA与HRV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选择水作为工作物质,因为水的 大;运载火箭采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
用1 L 1.0 mol·L-1的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
如图,给出五个等量关系:①、②、③、④、⑤. 请你以其中两个为条件,另三个中的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只需写出一
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这个碳原子被称为“手性碳原子”,凡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
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N B、一支铅笔的质量约0.5kg C、
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
在2L0.1mol·L-1BaCl2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物质的量为0.1mol B.Cl―物
已知函数y=f(x)的图象在点M(1,f(1))处的切线方程是y=x+3,则:f(1)+f′(1)=.
(12分) 钛白粉(主要成分是TiO2),广泛用于油漆、塑料、造纸等行业,还可用作乙醇脱水、脱氢的催化剂。下图是以钛铁矿
下列四个不等式:①a<0<b;②b<a<0;③b<0<a;④0<b<a,
点光源照射一个障碍物,在屏幕上所成的阴影的边缘是模糊的,这种现象是光的A.反射现象 B